李清照,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李清照一直被世人看作是一名美女词人,很少有人认为她是丑女作家。其实李清照究竟是美女还是丑女,史料上并没有记载。世人对她的容貌都是凭想像和猜测来理想化并加以美化的。最近有人试图从李清照的作品来探求李清照真实相貌,从而颠覆其千余年来在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形象,还原一位真实的李清照。
李清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女词人。在山东济南,李姓一族并不是有钱有势的大家族,但却是齐鲁一带很有名望的书香世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齐鲁学风培育出来的一个典型学者。他博学多才,最为时人推许的是他的文学成就,在经学、文学理论、历史学、佛学诸多方面均有突出建树,与廖正一、李禧、董荣等当时号称苏门“后四学士”。李清照的母亲王氏知书达礼,是北宋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因为山东自古就是出“大汉”的地方,因而有人认为,李清照的出生地就注定了她不是一位苗条美女。
李清照给人以文弱纤细的形象纯粹是她的名字和后期凄凄惨惨词作的影响。首先说名字,每一位读者读到“清照”二字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冷冷清清的月光照在大地上的感觉。“名字清照”让人感到冷清文弱。至于李清照的“瘦”主要来自她的词作,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这里是她的词因“瘦”字使用得恰到好处,瘦字传神地把人的心情同景物的凋零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在文字效果上令人拍案叫绝,而不是说她人的体形 “瘦”,李清照因在这三首词中的“瘦”字用得好,被后人诙谐地称为“李三瘦”。可惜千百年来文学家、画家把词中之“瘦”混同于人体形之“瘦”从而给人们勾勒出一个瘦弱形李清照的形像。有人从李清照的词作和人生经历以及其性格推出真实的李清照不但不瘦而是体形魁梧高大,额头宽阔,性格外向,甚至有点粗鲁的女强人形象。
出身名门世家的李清照不仅天资聪明,而且生性活泼,可以说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放荡不羁,常常大醉而归。如她的《点绛唇》就传神地刻画了李清照在少女时代的放荡不羁的生活:“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写的是李清照大清早起来,脸也不洗,手也不洗就去荡秋千。从“露浓花瘦”可以看出来当时是清晨,露水还没散去,如果太阳出来了,就没有“露浓”一词了。还有下面“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一个女孩子清晨起来,脸不洗,头不梳、鞋不穿,就去荡秋千玩,可见比较邋遢。这样的女孩子能指望她长得多美吗?
有人会问,既然李清照长得不美,赵明诚为什么和她感情那么好?其实赵明诚不是看重李清照的美色,而是看重她的才气。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一生相互爱慕琴瑟相和,主要是志趣相投。当时赵明诚常去外地考察金石名品,李清照颇感孤单寂寞,便写了一首相思词,名叫《醉花阴·重阳》:“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李清照借飒飒秋风、片片黄花把对夫君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赵明诚收到这首词后,先为情所感,后更为词的艺术力所激,发誓要写一首超过妻子的词。他闭门谢客,三日写词五十首,将李清照的这首词杂于其间,请友人评点,不料友人说这五十首词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自叹不如,这个故事表现出来的他们夫妻的如胶似漆得益于他们共同的爱好和浓厚的兴趣。
从李清照的词也可以分析出她的性格特征。在其前期少女和初嫁时作品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传神地勾勒出了清照醉酒后的形态,这不是普通的醉而是大醉,醉得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试想一位少女时代就常常喝得酩酊大醉的的女性,有可能是那种害羞的人吗?另外从其出游地点看,她是出游到离家很远的溪亭,而且是玩到日暮时分,还是从水路划船回来的,从词中从叙,溪亭至回家的路还相当偏僻,因为所经之地有“一滩鸥鹭”,鸥鹭就是今天的白鹭,这种鸟洁白细长,胆子很小所处之地一般远离人群。更令人后怕的是她所乘的船“还误入藕花深处”。从这样形象传神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在一千年前封建礼教相当森严的宋朝,李清照这种泼辣、大胆且豪爽的女性还是很少见的;而且从其“争渡、争渡”那股劲看来,李清照的力气应该不小,而她的身材应该相当高大。
李清照一生嗜酒,少女时代如此,出嫁后与赵明诚生活优裕时如此,晚景飘零时亦如此,终生不改此衷。通览一下清照的词,只要提到酒,写到醉酒形态的处处皆是。这里只选几首著名的去赏析一下并分析清照的为人。
首先说说第一首《如梦令》:“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应该说此时的李清照生活得很好,不是侍字闺中,就是新婚不久。“浓睡不消残酒”,说明过去的米酒能使人醉得挺深沉的,另外也说明李清照喝得很多,一个女人能喝到睡一夜酒还没清醒,可真是豪饮啊!看来李清照并不是有人所说的“无知少女”,而实在是女中豪杰,体格强健之人。
然后说说第二首《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这一首词写的是在借酒浇愁,“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此时正是金兵入侵、宋室南渡之后,为了减轻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痛苦,李清照便以酒来麻醉自己。这种把酒临风、举盏消愁时的情景,让人们看到一个“侠女”的身影,而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夏日绝句》,则被史学家、文学家共同认为是侠女风范。
最后说说第三首《诉衷情》和第四首《醉花阴》。先说《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再说《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在这两首词中仍然说的是醉酒和酒醉的事,不论是“夜来沈醉卸妆迟”,还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李清照大丈夫的形像都可见一斑。所以有人认为后人把李清照画成纤腰细臂,明眸皓齿,娇滴滴,软绵绵,凄凄惨惨切切的传统形像,是不准确的。李清照应该是才华横溢、高大粗放、坚强有力的山东才女!她不是樱桃小口,肤如凝脂的书香美女;应该是鼻直口方,宽额阔脸,目光炯炯的一代侠女!总之,她应该是那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美女词人!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李清照!
相关阅读
1 李清照《永遇乐》赏析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之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 【查看全文】
2 李清照-《如梦令》翻译及赏析导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如梦令》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 【查看全文】
3 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赏析【作品介绍】 《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的作者是李清照,被选入《全宋词》。此词当属李清照前期作品。作者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含蓄蕴藉的笔致,写出女主人伤春怀人的悒怅情 【查看全文】
4 一剪梅 李清照翻译及赏析导语: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女词人,一生做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李清照一剪梅的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 【查看全文】
5 论李清照词之用典引导语:关于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大家了解多少?那么对于她的词的用典了解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资讯,欢迎大家阅读。 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其词以明白晓畅、感情真挚 【查看全文】
6 李清照研究:试论李清照的婉约词李清照是中国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的女词人,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词,开婉约之宗。她的婉约词思想内蕴丰富:一是,闺情词:反映闺阁生活情趣;二是,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