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词翻译: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读后感:
全词以昂扬饱满的情绪,乐观向上的精神,豪放粗犷的风格,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超凡脱俗的气质。作品语言通俗,耐人寻味,画面感强。 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词, 反其意而用之的《卜算子·咏梅》的确与陆游所写大相径庭。陆游写梅花的寂寞高洁,孤芳自赏, 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而主席这首诗却是写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不是愁而是笑,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中国写梅之诗不计其数, 大意境与大调子都差不多;毛主席的确以一代大诗人的风范,出手不凡, 一首咏梅诗力扫过去文人那种哀怨、颓唐、隐逸之气,创出一种新的景观与新的气象, 令人叹为观止,心服口服。
年复一年,风雨送春归去,但漫天大雪又将春天迎了回来。 哪怕县崖峭壁上结下百丈冰棱,面对如此盛大寒冷的冬景,梅花仍然一支独秀,傲然挺拔。 诗人当然也依古训,以诗言志,也借梅寄志。 就在这“高天滚滚寒流急”的严峻当口(即:当时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争), 诗人以隆冬里盛开的梅花勉励自己,劝慰他人,应向梅花学习,在如此险峻的情况下, 勇敢地迎接挑战,去展示自己的俊俏。
诗人这个“俏”字用得极好, 梅花从未出现这的形象就在这一个字上出现了。这是喜悦者的形象、自信者的形象、胜利者的形象,当然这不仅是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这个“俏”包含了多少层深刻的含义啊,积极进娶永不屈服。 下阕,诗人又把梅花的形象向纵深引导,它虽俏丽但不掠春之美, 只是一名春天使者,为我们送来春的讯息。而当寒冬逝去,春光遍野的时候, 梅花却独自隐逸在万花丛中发出欣慰的欢笑。梅花,它在诗人眼中是一名战士, 它与严寒搏斗,它只为了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来临,然后退去,并不强夺春天的美景。 这一形象是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形象。诗人在此已大大地深化了梅花的形象, 它已成为一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 它已从一个中国革命者成为一名世界革命者。梅花在新中国里,它的形象已被诗人塑造成型,更加丰满高大了。
相关阅读
1 陆游《书愤》的教学反思
自从我校实行1+1+4悦动课堂以来,陈慧老师的一节《书愤》成为语文悦动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书愤教学反思。尤其是我们高二在诗歌鉴赏阅读中又总结出一套规律:以情激趣、以疑促 【查看全文】
2 陆游词《钗头凤》原文鉴赏《钗头凤红酥手》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一说为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 【查看全文】
3 《示儿》陆游古诗赏析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 陆游卒于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这首《示儿》诗是他临终前写的,既是他的绝笔,也是他 【查看全文】
4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翻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 【查看全文】
5 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引导语:陆游的《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这首诗的知识信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游山西村》 年代:宋 作者: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 【查看全文】
6 陆游与唐琬导语:陆游的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不仅成为南宋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