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相关阅读
1 陆游诗中的巴蜀情结
在陆游的诗中,回忆巴蜀的主题出现得非常频繁。他对巴蜀的回忆既指向蜀地的山川风物,也指向蜀中的人物。这些诗作与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感慨密切相关,具有抒情诗的本质。以 【查看全文】
2 陆游《钗头凤》读后有感《钗头凤》是一个词牌名,又名《折红英》,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君赠钗头凤 ,临别频回首, 浅将相思悄悄缝 【查看全文】
3 《木兰花 立春日作》陆游宋词赏析木兰花立春日作 陆游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方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陆游词作鉴 【查看全文】
4 《鹊桥仙·华灯纵博》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 【查看全文】
5 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原文注释赏析引导语:词人陆游的《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的相关的知识点。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 【查看全文】
6 关于示儿陆游的作文引导语:陆游《示儿》这首诗作者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这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