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首词《行香子·过七里濑》可以看出,作家苏轼的政见与当时的朝廷掌权者不合,所以他的仕途不顺。
行香子·过七里濑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
⑴行香子:词牌名。
⑵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钱塘江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连绵七里,故名七里濑。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⑶一叶:舟轻小如叶,故称“一叶”。
⑷湛(zhàn):清澈。
⑸藻鉴:亦称藻镜,指背面刻有鱼、藻之类纹饰的铜镜,这里比喻像镜子一样平的水面。藻,生活在水中的一种隐花植物。鉴,镜子。
⑹鹭:一种水鸟。汀(tīng):水中或水边的平地,小洲。
【译文】
乘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笑严光当年白白地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赏析】
上阕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接下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节奏轻快。沙溪,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霜溪,是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溪,乃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词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词的下阕,作者首先由写江水之清明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词写水则特详,写山则至简,章法变化,体现了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
相关阅读
1 苏轼决壅弊文言文翻译
苏轼二十六岁那年,朝廷向全国征选政见策论。策论是一种政见性的论文。他曾一气给仁宗皇帝上过二十五篇策论,纵论天下。《决壅弊》是其中颇具深意的一篇。下面是关于苏轼决壅 【查看全文】
2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参考】水调歌头这首词是苏轼在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调歌头苏轼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 【查看全文】
3 蝶恋花送潘大临苏轼《蝶恋花送潘大临》,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下面是关于蝶恋花送潘大临苏轼的内容,欢迎阅读! 蝶恋花·送潘大临 宋代:苏轼 别酒劝君君一醉,清润 【查看全文】
4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诗人苏轼所写,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查看全文】
5 海棠 苏轼《海棠》是著名的宋代诗人苏轼的佳作,全诗语言浅近而情意深永,表达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海棠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译文 袅 【查看全文】
6 定风波·红梅 苏轼《定风波红梅》描写的是传统的名花梅,通过梅花的傲然挺立的品行,抒发诗人苏轼不愿屈节从流的态度和达观洒脱的品格。 定风波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