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作品蝶恋花的赏析

发布时间:2018-01-09 00:00

  《蝶恋花》是苏东坡的经典作品,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苏东坡作品蝶恋花的赏析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簌簌无风花自堕。

  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

  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

  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

  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朝重要的文学家,宋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佑(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蝶恋花鉴赏

  这首词题记为“暮春别李公择”,李公择是东坡老友,两人都因反对新法遭贬,交情更笃。这是一首送别词。

  “簌簌无风花自堕”,写暮春花谢,点送公择的时候。暮春落花是古诗词常写之景,但东坡却又翻出新意:花落声籁籁却不是被风所吹,而是悠悠然自己坠落地,好一份安闲自的情态。接着写“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点出园林寂寞,人亦寂寞。白居易戏答刘禹锡和其《别柳枝》绝句诗,有“柳老春深日又斜”一句,这里借用“柳老”写柳絮快要落尽的时候,所谓“柳老”就是“春老”。“樱桃过”是写樱桃花期已过。正巧今送李公择亦逢此时。东坡这期间另有《送笋芍药与公择》诗说道:“今日忽不乐,折尽园中花。园中亦何有,芍药袅残葩。”芍药,樱桃,同时皆尽,而这个时候老朋友又将远行了。花木荣枯与朋侪聚散,都是很自然的事,但一时俱至,却还是让人难以接受。“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两人“寂寞园林”之中话别,“相对无言”时,却见落日照坐之有情,青山横云之变态。此时彼此都是满怀心事,可是又不忍打破这份静默。上片主写暮春,微露惜别之情,“照坐”之“坐”,点出话别之题旨。

  “路尽河回人转舵”:“送者岸上已走到”路尽“;行者舟中却见舵已转。”河回“二字居中,相关前后。船一转舵,不复望见:”路尽“岸上人亦送到河曲处为止。岸上之路至此尽头了,是送行送到这里就算送到尽头了。”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这一句是苏东坡想象朋友今夜泊于冷落的渔村中宵不寐,独对孤灯,唯有暗月相伴。这两句,便见苏东坡对行人神驰心系之情。”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上句用《楚辞。招魂》中天帝遣巫阳招屈原离散之魂的故典,表达希望朝廷召他回去的愿望。东坡与公择因反对新法离开京城出守外郡,情怀郁闷,已历数年,每思还朝,有所作为,但局面转变,未见朕兆,他们四方流荡,似无了期,所以有”飞魂“之叹。”飞魂“与”楚些“是倒装,求其语反而意奇。”我思君处君思我“,采用回文,有恳切浓至的情思,也是对前面”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的深情想象的一个照应。下片写送别,兼及对再受重用的渴望,写二人同情相怜,友情深厚。


相关阅读
1 关于苏轼的古诗《海棠》赏析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的美称,人们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诗人苏轼的古诗《海棠》赏析, 【查看全文】

2 苏轼《蝶恋花春景》的赏析

苏轼笔下的《蝶恋花春景》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蝶恋花春景》的赏析,欢迎参考阅读!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 【查看全文】

3 苏轼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这句诗,巧妙地用了人所共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也有对政敌的调侃之意。全诗如下: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 【查看全文】

4 苏轼蝶恋花翻译

导语:一道短垣隔开天涯,墙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墙外是背井离乡愁思难抑。本已是伤春恼人,被佳人笑声一撩,更是愁上加愁,愈添惆怅。景伤人情又伤人,人生能有几回情!以下 【查看全文】

5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阅读答案以及鉴赏

苏轼的《浣溪沙》展现了农人的家常,也表达了人们对于丰收的盼望。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 【查看全文】

6 苏轼决壅弊文言文翻译

苏轼二十六岁那年,朝廷向全国征选政见策论。策论是一种政见性的论文。他曾一气给仁宗皇帝上过二十五篇策论,纵论天下。《决壅弊》是其中颇具深意的一篇。下面是关于苏轼决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