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新城道中诗句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02 00:00

  导语:整体感知诗歌感情基调,感受诗人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苏轼新城道中诗句赏析,欢迎借鉴!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今译】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象挂着铜钲。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吃了好闹春耕。

  【赏析】

  此诗描写作者出巡时途中所见的美丽景色,愉快地赞美了山村人家和平的劳动生活。

  绵绵春雨多日不停,诗人有事需要进山,只好准备冒雨前行。不料天快亮的时候,房檐下滴滴答答地雨声忽然止住了,天放晴了。诗人兴奋之极,心想,这是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

  雨后的早晨,山中景色焕然一新。一座座峰峦眉清目秀,头上顶着洁白的云朵,宛如戴上轻软的丝绵帽子;太阳刚刚升起,挂在高高的树梢,好像一面黄橙橙的铜锣。

  诗人一路前行,路旁景色使人目不暇接。你看,矮矮的竹篱后面,盛开的山桃花探头探脑,红扑扑的脸儿满含笑意;清清的沙溪边上,柳树摆着轻盈的枝条,自由处在的翩翩起舞。一花一木都是这样春意盎然,这样殷勤好客啊。

  诗人正为满山花木左顾右盼,忽见西面山间几缕炊烟袅袅上升,那里的农妇,有的正在烧饭做菜,有的已经提着饭篮走下山来。山下平原上,早有人吆喝着牛儿,趁雨过天晴,忙着春耕了。优美的山野风光,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世间最快乐的,恐怕无过于此了!诗人在这次山行中确实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山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诗的开头两句:多情的东风很会察颜观色,猜透了诗人心中的忧虑,并且立即慷慨相助,吹得雨散天开,这怎能不使诗人喜出望外呢!所以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就是人们最爱追求的那种艺术境界:情景相生。


相关阅读
1 关于苏轼的古诗《海棠》赏析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更有“百花之尊”、“花之贵妃”的美称,人们把它看作是美好春天、美人佳丽和万事吉祥的象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关于诗人苏轼的古诗《海棠》赏析, 【查看全文】

2 苏轼水调歌头的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水调歌头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 【查看全文】

3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苏轼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诗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有家难归之意已溢于言表。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小编 【查看全文】

4 苏轼《蝶恋花·春景》翻译

《蝶恋花·春景》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词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苏轼《蝶恋花·春景》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蝶恋花·春景 宋代 【查看全文】

5 赏析苏轼的诗句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下面是关于赏析苏轼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 【查看全文】

6 《卜算子》原文赏析2篇 苏轼

《卜算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展现了不肯攀高结贵的品格。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卜算子》原文赏析2篇,欢迎阅读! 《卜算子》 苏轼 缺月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