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发布时间:2018-02-10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②,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③。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④、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⑤,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⑥。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⑦,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瓌,不仕⑧;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⑨,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注释

  ①泰州海陵县:现在的江苏省泰县。

  ②谱:为……做家谱。

  ③器:器重。

  ④范文正公:名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为宋名臣。

  ⑤郑文肃公:名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

  ⑥龃龉(jǔ yǔ):这里指政治意见不合。

  ⑦右武:崇尚武道。

  ⑧不仕:不出来做官。

  ⑨起:使……起。

  译文

  先生名平,字秉之,姓许。我曾经编过他的家谱,他就是家谱上边所说的现在任泰州海陵县的主簿。先生不但与兄长许元相互友爱而被天下称赞,而且从少年时就超出一般人,他从不受约束,擅长辩论,与哥哥都因富有才智谋略而被当世的大人先生所器重。仁宗宝元(1038—1040)年间,朝廷开设方略科,以招纳天下具有特异才能的人才,当时陕西大帅范文正公(范仲淹的谥号)、郑文肃公(郑戬的谥号)争相写信推荐先生,因此,他被征召进京应试,结果被任命为太庙斋郎,不久被选派做泰州海陵县主簿。朝中的大臣多荐举先生有雄才大略,应该任用做重要的事以考验他,不应该把他放置在州、县做一般官吏。许君也曾经意气慷慨,自信自负,想有一番作为。但终究没能有一次显示自己才智的机会就死去了。唉!真令人哀伤啊。

  读书人当中本来就有那种远离尘世、与世俗不合,一味按自己的意图行事的人,即使受到讽刺谩骂、嘲笑侮辱、穷苦愁困都不后悔,他们都没有一般人那种对名利的营求之心,而对后世有所期望,因此他们的失意、不合时宜也是应该的。至于那些富有机智谋略、追求功名利禄的读书人,企图利用时世的变化,去营求权势和物利,却往往不能得志的,也是难以数记的。然而,才辩足以改变一切事物,却在重用游说的时代困穷;智谋足以夺取三军的统帅,却在崇尚武力的国家遭受屈辱,这种情况又怎么解释呢?唉!那些对后世有所期待、遭受困厄却不后悔的人,大概知道其中的原因吧!

  许君死时五十九岁,在仁宗嘉祐(1056—1063)某年某月某日葬于真州扬子县甘露乡某地的原上。夫人姓李。长子名瓌,没有做官;次子名璋,任真州司户参军;三子名琦,任太庙斋郎;四子名琳,中了进士。五个女儿,已经出嫁的两个,一个嫁于进士周奉先,一个嫁于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墓碑上的铭文是:有人提拔而任用他,没有谁排挤而阻碍他。唉!许君却死于小小的海陵县主簿的官位上,是什么人使他这样的呢?


相关阅读
1 元日王安石古诗分享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元日王安石古诗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 【查看全文】

2 由王安石嫁女谈宋代佛教的发展

【人物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赞扬梅花的诗

1.《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飞雁原文及翻译

《飞雁》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之一。下面是小编为您搜集的王安石飞雁原文及翻译,供大家阅读! 译文 一只离群孤雁,不想饮水,不肯进食,只是低飞哀叫,思念追寻它的同伴。 【查看全文】

5 解密王安石变法

酝酿变法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新即位的宋神宗问王安石:当今治国之道,当以何为先?王安石答:以择术为始。熙宁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鉴赏创作背景

引导语:王安石写《答司马谏议书》原因是司马光等一同人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写信给王安石,王安石为让他们理解就回信表明立场,目的想让司马光同意变法,下面就是小编收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