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王安石 答案及赏析

发布时间:2018-02-10

  《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案: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3、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第二句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答:飞来峰高耸入云,传说在飞来峰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目睹壮观的东方日出(2分),诗人借神话传说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大(1分),为下文“占据较高的立足点,树立远大目标”的议论做铺垫,使议论自然(2分)。

  4、请联系生活实际具体探究这首诗所表达的人生哲理。(6分)

  答: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2分)。只要努力践行,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中确认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我们是能够做到的(2分)。

  二:

  【阅读问题】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两句诗与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句异曲同工,写法极为相似。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4.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参考答案】

  1.指困难、挫折、障碍等②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

  4.D【解析】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因此,D项理解不准确。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待客》的阅读答案

导语:王安石代课是王安石做宰相时所发生的是事,告诉人们要勤俭节约,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待客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后期诗歌

王安石后期诗歌,是指他在熙宁九年罢相后的创作。仕途的丰富经历,变法失败的复杂心情,使他的诗风发生很大的变化:前期诗歌中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已经逐渐消退,大量的写景取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引导语: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初夏即事》是一首描绘初夏景物诗,取景别致,感受独特,成独到意境,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的知识点吧。 原文 《初夏即事》 作者:王安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写的诗元日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送胡叔才序原文及翻译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王安石送胡叔才序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帮助到你 【查看全文】

6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历史知识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和辽、西夏政权的威胁产生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财政危机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