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年谱

发布时间:2018-02-10

  宋真宗天禧五年辛酉(1021) 一岁

  是年十一月十二日出生于临江军(今江西清江)。

  仁宗天圣八年庚午(1030) 十岁

  王益以殿中丞知韶州(今广东韶关),王安石随父至韶州。

  明道二年癸酉(1033) 十三岁

  王益回临川(今江西东乡)母报丧,王安石随行。

  景祐三年丙子(1036) 十六岁

  王益服满赴京,王安石随行。

  景祐四年丁丑(1037) 十七岁

  四月,王益通判江宁府(今江苏南京),王安石随行。

  宝元二年己卯(1039) 十九岁

  二月,王益卒于江宁任上。

  庆历二年壬午(1042) 二十二岁

  三月,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以秘书郎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

  庆历六年丙戌(1046) 二十六岁

  自临川赴京,不求馆职,改大理评事,知鄞县。

  皇祐三年辛卯(1051) 三十一岁

  以殿中丞通判舒州(今安徽潜山)。

  至和元年甲午(1054) 三十四岁

  自舒州赴京,特授集贤校理,辞不受,九月除群牧司判官。

  嘉祐二年丁酉(1057) 三十七岁

  五月改太常博士,知常州。

  嘉祐三年戊戌(1058) 三十八岁

  二月提点江东刑狱。十月回京,任三司度支判官。

  嘉祐六年辛丑(1061) 四十一岁

  为工部郎中、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

  嘉祐八年癸卯(1063) 四十三岁

  三月仁宗,英宗(赵曙)立。八月,母吴氏卒于京师,十月归葬江宁。

  治平四年丁未(1067) 四十七岁

  正月,英宗卒,神宗(赵顼)立。诏以故官知江宁府。九月,召为翰林学士。

  神宗熙宁元年戊申(1068) 四十八岁

  四月,自江宁入京。神宗诏越次入对。

  熙宁二年己酉(1069) 四十九岁

  二月,以谏议大夫参知政事。颁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

  熙宁三年庚戌(1070) 五十岁

  十二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史馆大学士,与韩绛并相。立保甲法。

  熙宁五年壬子(1072) 五十二岁

  行市易法、保马法。

  熙宁六年癸丑(1073) 五十三岁

  提举经义局。九月,熙河大捷,神宗解身上玉带赐之。

  熙宁七年甲寅(1074) 五十四岁

  三月,行方田均税法。四月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新法遭遇首次挫折。十月,行手实法。

  熙宁八年乙卯(1075) 五十五岁

  二月,复拜同平章事、昭章馆大学士。六月,进加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熙宁九年丙辰(1076) 五十六岁

  六月,子雱卒。十月,罢为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

  元丰元年戊午(1078) 五十八岁

  正月,进尚书左仆射,封舒国公。

  元丰三年庚申(1080) 六十岁

  九月,加特进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改封荆国公。

  元丰七年甲子(1084) 六十四岁

  乞以宅为寺,赐名“报宁”。

  元丰八年乙丑(1085) 六十五岁

  三月,神宗卒,哲宗(赵煦)即位。新法先后废罢。

  哲宗元祐元年丙寅(1086) 六十六岁

  四月初六病逝,赠太傅。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思王逢原》其二

引导语:《思王逢原三首》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悼念故友王令之作,其中以第二首最为著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思王逢原其二的原文与赏析,与大家分享学习。 思王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诗文选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呈柳子玉同年》 三年不上邺王台,鸿雁归时又北来。 水底旧波吹岁换,柳梢新叶卷春回。 尘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赏析

《游褒禅山记》是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式的说理文章。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说明了在生活中要实现远大抱负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关于秋天的诗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别馆寒砧, 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 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 庾楼月, 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变法失败遭嘲弄“虎头牛耳”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王安石呢?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王安石变法失败遭嘲弄虎头牛耳,更多热门杂文阅读请您继续访问(/wenxue)。 王安石领导的熙宁变法,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变法 【查看全文】

6 江上 赏析

江上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赏析: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