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北宋时期)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存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20世纪俄国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列宁称赞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但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关技术能力而无法取得成功。
按黄仁宇先生的说法是他可以把中国历史一口气提前1000年。因为变革是对以往的体制或法律的部分否定。最初是少数敏感的发现者觉察到了原有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通过努力,更多人有了变革要求,这种要求不只是给朝廷方面造成必要压力促其革新,也提示朝廷顺应多数人的要求来进行改革。
王安石的变革思想,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所有的改革家的思想,是人类思想反抗的文明成果,正是这些成果,使人类有了摆脱野蛮统治的可能和方向。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待客》阅读及赏析
导语:王安石一生致力于变法,效忠国家,是著名爱国诗人,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待客》的阅读及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王安石不屑那些酒囊饭袋的小人,萧氏子虽人品不坏,但似乎是一个嫌贫爱富、阿谀奉承的人,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 【查看全文】
3 青年毛泽东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导语: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 【查看全文】
4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王安石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全诗如下: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茅檐长扫 【查看全文】
5 咏梅王安石赏析引导语:《梅花》这首小诗意味深远,而语句又十分朴素自然,没有丝毫雕琢的痕迹。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这首咏梅诗的原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梅花 王安石 qing jiǎo sh zhī mi 墙 角 【查看全文】
6 《泊船瓜洲》证明王安石是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引导语: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证明他是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下文来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