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对王安石的评价

发布时间:2018-02-10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字介甫,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他一生写了不少深刻反映人民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品。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有的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有的风格雄健峭拔,修辞凝练,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对后来宋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

  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曾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司马光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

  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朱熹多次批评王安石及其后学:“学术不正”,“坏了读书人”,但是朱熹对王安石个人是给予了相当肯定的。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的诗有哪些呢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以下是“王安石的诗”,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详定试卷二首》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写作背景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王安石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注释】 ①和甫:王安石之弟王安礼,字和甫。龙安:即龙安津,在江宁城西二十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原文翻译及鉴赏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第一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 【查看全文】

5 如果读懂王安石变法,那么就参透半部中国历史了

引导语:大家是否知道王安石的变法?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失败了,那么大家知道失败的原因?为何他的变法会参透半部中国历史? 改革,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因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 【查看全文】

6 元日王安石拼音版

王安石的《元日》描述的是新年期间的热闹景象,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元日王安石拼音版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元日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