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发布时间:2018-02-10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失败原因:

  1、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2、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3、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当政,新法被废除。)

  但这只不过是历史课本上的说法!而众所周知中国的历史课本向来是以傲慢和偏见著称。

  下面是我对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失败的原因的看法:

  作用:1、增加了财政收入,大大缓解了北宋的财政危机;(这是变法的主要作用)

  2、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3、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较大改善了农业问题。

  (注意,王安石变法并没有改善民生问题及扭转北宋极贫积弱的局面)

  失败的原因

  1、变法本生存在极大弊端,被贪官污吏利用,成为其搜刮地皮,扰民害民的工具;(这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用人不当,使得许多趋炎附势的奸佞小人成为变法的中坚力量。而这些人只不过是打着变法的幌子为自己谋求利益;

  3、失去民心。具有极大纰漏的新法加重了广大劳苦人民的负担,使老百姓深受其害;(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4、在新法扰民害民的情况下,普通知识分子对王安石的新法产生敌视;

  5、目睹了改革的失败,北宋的精英分子开始反对变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激烈;

  6、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但这一点对变法的失败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7、在变法期间,北宋王朝遭到了两次极为严重的自然灾难;(这直接导致了王安石的两次罢相并严重动摇了改革派对变法的信心)

  在宋神宗死后,保守派全面废除新法,宣告了变法的彻底失败。

  (注意,失败的原因并不包括两宫太后的干预及宋神宗信念的摇摆)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虔州学记翻译

导语: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有非凡的文学成就,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虔州学记》的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王安石《虔州学记》 【原文】虔于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初夏即事》

《初夏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译文 石桥和茅草屋绕在曲岸旁,溅溅的流水流入西边的池塘。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的诗有哪些呢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以下是“王安石的诗”,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1、《详定试卷二首》 【查看全文】

4 梅花王安石 梅花陈焕

引导语:王安石和陈焕的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是什么?各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下文就是小编收集的相关的知识,我们一起学习吧。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清平乐·留春不住》鉴赏

《清平乐留春不住》由王安国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是一首伤春词。上阕写晚春景致,有声有色。费尽莺儿语,写暮春风物,贴切入微。下阕抒发伤春之情。赋予春风以高洁 【查看全文】

6 梅花的诗句王安石

导语:古人作诗常常会借物言志,通过写物体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梅花》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梅花 / 梅 王安石 原文: 墙角数枝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