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父亲为王益,于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曾考中进士第四名,去鄞县当知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十九岁前的王安石随父四处游历,接触社会现实,深深了解民间疾苦。嘉祐二年(1057年),任常州(今江苏省常州县)太守,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嘉祐三年十月下旬,被召回京。
嘉祐三年(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因天下之力以失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嘉祐五年(1060年),为三司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熙宁变法时,王安石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1]。1069年宋神宗时,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法。1070年升任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派秦凤路沿边安抚使王韶用兵西夏,发动 “熙河战役”,收复了河湟(青海省东北部)失土。对外战争转败为胜。
由于新法中关于土地改革影响到地主与相关的官僚,变法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在民间由于改革推行难度大,反而对一般民众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又遭到知识分子的敌视。司马光去信叫王安石不要一意孤行,停止变法。王安石在回信中说:“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宋史》上说:“于是吕公著、韩维,王安石藉以立声誉者也;欧阳修、文彦博,荐己者也;富弼、韩琦,用为侍从者也;司马光、范镇,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遗力。”慈圣、宣仁两太后也在宋神宗前哭说:“王安石乱天下。”使得他在民间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年、1076年两次被罢免职务。宋神宗死后,原反对派司马光(曾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被排挤)任宰相,几乎废除了所有法案。变法失败后,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元祐元年,王安石在江宁府的半山园去世,皇帝赵煦追赠王安石为太傅,并命中书舍人苏轼撰写《王安石赠太傅》的“制词”。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里唯一没有遭逢贬谪他处命运的。
相关阅读
1 宋朝王安石元日的拼音
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yuán rì 元 日 sòng wáng ān shí (宋) 王 安 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uì c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故居王安石故里上池村位于抚州市东乡县,距离县中心25公里,是展示中国明清建筑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文物保护区。该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逾千年,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是明清以来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定林》引导语:《定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若不用意,实则在恬淡闲适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赏析以下给读者们分享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作品中其中一首的诗词,名叫《明妃曲二首》,欢迎读者们阅读赏析! 明妃曲二首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 【查看全文】
5 文学家王安石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 【查看全文】
6 关于王安石的诗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更其主要地是以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身分而存在着的。而他留下的诗句也被人们传颂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诗,欢迎大家阅读。 王安石的诗 1、《商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