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安石的诗

发布时间:2018-02-10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更其主要地是以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身分而存在着的。而他留下的诗句也被人们传颂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王安石的诗,欢迎大家阅读。

  王安石的诗

  1、《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2、《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钟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5、《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6、《春夜》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7、《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8、《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9、《残菊》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

  折得一枝还好在,可怜公子惜花心。

  10、《入塞》

  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

  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11、《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

  12、《出塞》

  涿州沙上饮盘桓,看舞《春风小契丹》。

  塞雨巧催燕泪落,蒙蒙吹湿汉衣冠!

  13、《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4、《浣溪沙》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

  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

  谁零落为谁开?

  15、《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揉兰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16、《棋》

  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

  战罢两奁分白黑,一枰何处有亏成。

  17、《桂枝香》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8、《明妃曲》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19、《雨过偶书》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春日》赏析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本文为王安石《春日》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春日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柴门照水见青苔,春绕花枝漫漫开。 路远游 【查看全文】

2 元日宋王安石带拼音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元日宋王安石带拼音版,希望对你有帮助。 yuán rì 元 日 sòng wáng ān shí (宋) 王 安 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ī s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诗词全集

王安石诗词:《生查子雨打江南树》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王安石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赏析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 【查看全文】

5 评价王安石变法

一、古代官史的评价: 王安石变法导致北宋最终灭亡。 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的干将蔡京、蔡卞,在徽宗时期继续推进变法,最后北宋亡国了。 二、梁启超的评价 梁启超专门为王安石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变法革新

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北宋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他们有的享有免役特权,有的利用权势瞒产漏税,沉重的赋役都压到农民身上。再加上政府每年还要付给辽国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