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故里上池村位于抚州市东乡县,距离县中心25公里,是展示中国明清建筑艺术及其发展历史的文物保护区。该村始建于北宋、迄今已逾千年,现在保存下来的建筑主要是明清以来修建的。现存有50余栋古代建筑和十多处和王安石有关的遗迹.
世宦祠为上池典型古代建筑代表作,“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自古英豪软卓识。祖德可以师,学问可以传,至今乡里仰遗风。”这是悬挂在上池村“世宦祠” 内的一幅赞颂王荆公的对联。正大门还有一副对联是“政治抗三代之隆,差让伊皋伊旦。文章驾百家而上,殊超韩柳欧苏。”横联:“俎祀光华”。旧时在上池村 “世宦祠”祠堂里面,四壁挂了很多题赞上池村王氏先辈丰功伟业的名人字画、木匾等。至今“世宦祠”还流传有多幅赞颂王荆公的对联。“世宦祠”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宗祠,极其雄伟,砖、木、石结构,用料精良,宗祠内保存有许多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宗祠坐北朝南,三厅三开间,面宽12.2米,进深30.4米,高6米,占地面积366平方米,正大门石匾阴刻“世宦祠”三楷书,两侧大门上匾阴刻“登科”和“及第”字样,笔锋舒展,笔力遒劲,是难得一见的古代书法。三大门两侧各有一个石墩(欲称三门六墩)。前厅进深7.85米,中厅进深12.3米,后厅进深6.9米,呈后高前低势,中设两天井,封火山墙,为典型的明代建筑。
以前世宦祠的夹墙内藏有王安石画像,每年的正月初一在祠堂内挂出,供村民祭拜。同时,还有历代名家的画亦同时挂出展览。宋朝画家画的十八骏马图,一马一图,栩栩如生。还有宋朝大书法家米芾赠与王安石后裔的砚台,砚台呈绿色,长23厘米,宽14.55厘米,重8.25公斤,两侧刻有2条龙,侧有一条盘龙,上方正中刻有“御赐之宝”四字,十分珍贵。砚底有米芾自刻铭文,如今此砚和夹墙里取出的一些画像均藏于东乡县博物馆内。“大夫第”古民宅,坐落在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委会上池自然村南面,坐北朝南,砖、木、石结构,为上池王氏三十世行繁九一公王采兰于同治元年(1862)所建。王采兰,字英贤,例赠奉直大夫,生于清嘉庆辛未(1811年)五月,殁于光绪丙子(1876年)六月,长兄王观兰(1803—1860)字尚贤,学名梦祥,清太学生,三兄王谷兰(1809—1883)字聚贤,学名梦槐,清太学生,长子德才(1836—1899)字义荣,从九品,次子王修才(1850— 1919)字鹤洲,学名澍瀛,清太学生知州衔。例授奉直大夫,幼子王异才(1851—1902)从九品。“大夫第”建宅主人王采兰,中年时在湖南津市和大庸县开有二家百货批发行,并任湖北汉口江西会馆馆长,在馆内设有“招武收院”。在上池于同治元年(1862年)始,花费三年时间,才将“大夫第”住宅建成。王采兰三兄弟为清太学生,父子俱赠授大夫,他们除在湖南有二个批发店面三幢住宅,在湖北汉口有一幢书院外,在上池老家村南面共建有五幢房屋,分主人住宅二幢,书屋一幢,杂工、雇工房二幢,以“大夫第”为中心主体建筑。主体建筑面宽21米,进深30米,占地面约600平方米,设三厅,五大井,穿斗式梁架,中间侧门通向偏房和厨房,正堂反厅上方横木匾阳刻“松苞竹茂”四字行书,南向正大门和东大门上额匾各阳刻描金“大夫第”三字楷书。左侧门上额匾阳刻描金“迎旭”二字行书。原屋内雕梁画栋,屋外石刻精美,门窗木刻,为典型徽雕,民宅内厅堂,正间、偏房、厢间、柴房、厨房、仓库、天井、走廊、花园、养鱼池,一应俱全,极具南方明清古建筑特色。
“荆国世第”门楼位于上池村的南面,砖、木、石结构,坐北朝南,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高7米,深3.2米,宽8.4米,门楼上额石匾阳刻“荆国世第”四楷字。此门楼相传为王安石弟王安上后裔在宋时所建,后历遭火劫,民国元年(1911年)第五次重修,并立有烟火柴草禁牌刻石。清乾隆六年(1714年),上池王氏廿七世孙王校在《土地王氏重修族谱引》中道:“……初,文公与金溪周彦弼友善,道经今地上池。……丁内艰归,乃筑别墅于其中。……若将终于此也,然士人以文公旧基、若山、若陂、若桥仍以荆公名,志所自来也……”“荆国世第”门楼前有一方池塘,门楼与池塘间空地上,竖立有历代上池王氏后裔登科及第者的旗杆石,“荆国世第”门楼对研究王安石故里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双龙出水”古建筑群民宅,座落在东乡县黎圩镇上池村委会上池自然村南,砖、木、石结构,由清乾隆年间金溪浒湾书铺街印刷出版业“二仪堂”创始人王接云所始建。王接云,名国康,讳文康,号南浦,清太学生诰赠奉直大夫,生于乾隆四十三年戊戍(1778)九月,殁于咸丰三年癸丑(1853)七月。
王接云是个真正的儒商,在江西省金溪县浒湾镇开创了全国闻名的印刷出版行“二仪堂”,并在吉安、樟树、南昌等地开设有大书店。他在从事经商,教育事业的同时,更注重教育子孙从文习武,在上池老宅后构建“二龙出水”双宅,并同时在“二龙出水”宅后构建了一幢书院,以供子孙读书习武之所。
“双龙出水”建筑群以“双龙出水”紧密相连、结构相同的双宅为主体建筑。
“双龙出水”坐北朝南,进深16米,宽22米,两大门前封有4米高的照墙,每幢均设上、下二厅一天井,两屋中间设券门相通,连同前庭院,西庭院和东走廊,共占地约600平方米。
老住宅前照墙左边设总大门,门上额匾阳刻“衍庆”二楷书,坐南朝北,与东边书院并排而建,进深18米,宽25米,每幢均设二厅二天井,连同前庭院,西庭院,东走廊,共占地约600平方米。
柩宅进深20.5米,宽12.5米,设一大天井,一大灵堂,八灵房,占地约250平方米。
仓库设一天井,六谷仓,占地约110不立米。
柴房三间占地约110平方米。
马房一排占地约60平方米。
厨房一排三间占地约140平方米。
长工、雇工房工排四间占地约150平方米。
建筑内弄巷一条长约45米。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缘 一作:自缘)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与薛肇明弈棋赌》《与薛肇明弈棋赌》 该句来自于宋朝王安石与薛肇明的一次下棋比试,要求输者作首梅花题材的诗。王安石便写下此诗,名为: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 【查看全文】
3 桂枝香·登临送目桂枝香登临送目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原文翻译鉴赏《祭欧阳文忠公文》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悼念欧阳修的祭文,文章列举欧阳修生平大事颂扬其功业气节,结合叙述、议论、抒情,中肯实在,令人感佩欧公之气度。文章结构一气呵成,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的《梅花》梅花 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的。 3.为: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5.知道 翻译 墙角有几枝梅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