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的罢新法

发布时间:2018-02-10

  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苏东坡、范纯仁等人皆曰不可,温公执意而行,不久王司马光安石在南京病死,同年九月,司马光病逝。史载王安石退居金陵时“闻朝廷变其法,夷然不以为意;及闻罢助役,复差役,愕然失声曰:‘亦罢及此乎?’良久曰:‘此法终不可罢也。’”元佑元年二月,罢青苗法。到了三月,范纯仁以国用不足,请复之。八月,司马光奏称:“散青苗本为利民。”

  苏轼在反对免役法时说,“自古役人之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行地之必用牛马,虽其间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终为天下所可常行”。还说“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圣观”,但是后来苏轼又认为免役法确实可行,他在《与滕达道书》中承认,“吾齐新法之初,辄守偏见,至有异同之论。虽此心耿耿,归于忧国;而所言差谬,少有中理者……回视向之所执,益觉疏矣”,十馀年后元祐更化时,苏轼反对司马光废除免役法,他说“专欲变熙宁之法,不复较量利害,参用所长”。

  王安石下台后,司马光将宋神宗时军兵用生命夺取的土地,无偿送给西夏。司马光将自己国家的领土无偿奉送给西夏,这是一种出卖国土、妥协苟安的行为,这不仅在政治上不体面,而且在军事上也没有达到结束兵不连解局面的目的。虽然宋朝实行弥兵政策,一再命令守边将士不要妄动,可是西夏反而认为宋朝软弱可欺,不断进攻兰州等地。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在宣仁太后主导下,致力于恢复祖宗旧制,前后历时九年。支持变法者被称之为“元丰党人”,反对变法者被称之为“元祐党人”。从此宋朝进入了党争的泥沼,不可自拔。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的诗有什么

引导语:有关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他的著名诗,大家知道哪些?下文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元日》 王安石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最著名的诗

引导语:北宋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他的诗,大家阅读学习过哪些?哪些是千古佳作?下面是小编整理他的著名的诗,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 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作品赏析 【注释】: [1]京口:今江苏镇江。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伤仲永》原文翻译及文言知识大全

《伤仲永》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文章借仲永为例,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待客》的阅读答案

导语:王安石代课是王安石做宰相时所发生的是事,告诉人们要勤俭节约,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待客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 【查看全文】

6 对王安石改革的评价为何褒贬两重天?

王安石的鄞县施政乃熙宁变法之前奏或序曲,熙宁变法无非是鄞县施政的扩展、升级。学界大多作如是观。本文拟稍加比较,以期表明两者同中有异,异大于同,进而探究其因由。人们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