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孟尝君传》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译文
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招贤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附他,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哪里值得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在南面称王而制服秦国,还用得着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吗?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庭上,这就是贤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注释
⒈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孟尝君传》指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公子(贵族)。 以门客众多而著称。
⒉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卒,终于,最终。其,指门下士。虎豹之秦,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史记·孟尝君列传》记秦昭王曾欲聘孟尝君为相,有人进谗,秦昭王又囚而要杀他。孟尝君向昭王宠姬求救,宠姬提出要白狐裘为报。而孟尝君只有一白狐裘,已献给秦王。于是门客装狗进入秦宫,盗得狐白裘献给秦王宠姬,宠姬为孟尝君说情,昭王释放孟尝君,继而后悔,派兵追赶。孟尝君逃至函谷关,关法规定鸡鸣才能开关,门客有能为鸡鸣者,引动群鸡皆鸣,孟尝君才脱险逃出函谷关,回归齐国。
⒊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罢了。特,只、仅仅。雄,长、首领。 耳,罢了。
⒋擅齐之强:拥有齐国的强大国力。擅,拥有。
⒌南面而制秦:南面称王制服秦国。古代君臣相见,帝王坐北面南,臣在对面朝见。制,制服。
⒍归:投奔,语出:《史记:孟尝君列传》:“士以此多归孟尝君。”
⒎赖:依仗,依靠
⒏所以:……的原因。
⒐虎豹:像虎豹一样
⒑特:只不过
⒒雄:首领
⒓足:足够
⒔然:这样
⒕宜:应该
⒖南:向南
⒗制:制服
⒘尚:尚且
⒙夫:发语词
⒚至:到
⒛能:能够
相关阅读
1 苏东坡与王安石的私交
王安石开始搞改革的时候,苏轼兄弟丁忧服满,刚回京城。那时,兄弟俩踌躇满志,很想有一番作为。可是,苏东坡不识时务,对改革说三道四。王安石很不高兴,就让他到开封府审案 【查看全文】
2 毛泽东评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导读】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变法简介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然而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法令颁行不足一年,围绕变法,拥护与反对两派就展开了激烈的论 【查看全文】
4 苏东坡和王安石的恩怨引导语:大家了解王安石?他为什么会与苏轼有恩怨呢?小编整理了一篇关于这两位诗人的恩怨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东坡的敌人,最难措辞的莫过于王安石了,然而事实上又绝 【查看全文】
5 《浪淘沙令》王安石浪淘沙令 王安石 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亡只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王安石词作鉴赏 这首词 【查看全文】
6 《渔家傲》王安石词作鉴赏《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词作。此词作于作者晚年隐居金陵(今南京)期间。全词以景起,以情结,而情与景之间,由茅屋午梦加以沟通,使上下片写景与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