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扬州新园亭记》

发布时间:2018-02-10
【作者简介】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于元祐元年5月21日(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基本内容

  诸侯宫室台榭,讲军实,容俎豆,各有制度。扬,古今大都,方伯所治处。制度狭庳,军实不讲,俎豆无以容,不以逼诸侯哉?宋公至自丞相府,化清事省,喟然有意其图之也。

  今太常刁君,实集其意,会公去镇郓,君即而考之,占府乾隅,夷?而基,因城而垣,并垣而沟,周六百步,竹万个覆其上。故高亭在垣东南,循而西三十︷,作堂曰“爱思”,道僚吏之不忘宋公也。堂南北乡,袤八筵,广六筵。直北为射埒,列树八百本,以翼其旁。宾至而享,吏休而宴,于是乎在。又循而西十有二︷,作亭曰“隶武”,南北乡,袤四筵,广如之。埒如堂,列树以乡,岁时教士战、射、坐作之法,于是乎在。始庆历二年十二月某日,凡若干日卒功云。

  初,宋公之政,务不烦其民,是役也,力出于兵,材资于宫之饶,地瞰于公宫之隙,成公志也。噫!扬之物与监,东南所规仰,天子宰相所垂意而选,继乎宜有若宋公者,丞乎宜有若刁君者。金石可弊,此无废已。庆历三年四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王安石 人物简介

  王安石,生于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卒于元祐元年5月21日(公元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谥“文”。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亦有情韵深婉之作。著有《临川先生文集》。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 治平 1.作为年号的治平有如下两个: 治平 (北宋) 治平 (元):元朝时期徐寿辉的年号 治平(元年:1064年 - 末年:1067年)是北宋时宋英宗赵曙的年号,共计4年。语出《抱朴子》:“又于治世隆平,则谓之有道,危国乱主,则谓之无道。” 大事记 农历:治平三年四月——宋英宗命令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更多>>

  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又称王文公。其政治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相关阅读
1 宋史王安石传原文翻译

公元1021年,王安石出生在抚州临川的一个小官吏家庭里。父名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史王安石传原文翻译,欢迎查阅! 原文: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原文翻译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夜直》原文翻译赏析以及阅读答案

引导语:王安石的《夜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他在遇到了赏识他主张的锐意变法的宋神宗,正是龙虎风云、君臣际遇的良机,大展鸿图,即在眼前,我们通过下文学习王安石这首诗的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赞扬梅花的诗

1.《梅花》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伤仲永》学习重点

伤仲永 宋代/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是怎么死的?

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王安石是北宋著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