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以此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他写的诗)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完全消失,完全如同常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先天的才能,远胜于一般有才能的人。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天生就不聪明,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句解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向邻居借书写工具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在诗(后)题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主旨。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感到惊奇,渐渐地对他的父亲以宾客之礼相待,有的人用钱币求取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前时所听到的相称了。
7.泯然众人矣!(倒装句)
译:(才能)消失得完全如同常人了。
8.还自扬州(状语后置)
译:从扬州回来。
9.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译:(他的父亲)从邻居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他立刻写了四句诗。
10.卒之为众人。
译:最终成为普通的人。
词语
1.伤:哀伤,叹息
2.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3.民:平民百姓
4.世:世代
5.隶:属于
6.耕:耕田
7.生:生长到
8.年:岁
9.未:不;没有
10.尝:曾经
11.识:认识
13.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13.忽:忽然
14.啼:出声地哭
15.求:要
14.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17.焉:他,代指仲永
18.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19.与:给
20.即:立即,立刻
21.书:书写,写
22.并:并且
23.自:自己
24.为:题写
25.名:名字
26.其:这
27.以:把
28.养:奉养,赡养
29.收族:团结宗族。收:聚,团结
30.为:当做,作为
31.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32.传:传送
33.一:全
34.观:观看
35.自:从
36.是:此
37.指:指定
38.作:写作
39.立:立刻
40.就:完成
41.其:代词,代指这首诗
42.文:文采
43.理:道理
44.皆:都
45.可:值得
46.观:观赏
49.者:……的地方(方面)
40.邑人:同(乡)县的人
51.奇:对……感到惊奇(奇怪)(意动用法)
52.之:代指仲永的才华
53.稍稍:渐渐
54.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名词作动词)
55.其:他的,代仲永的
56.或:有的人
57.以:用
58.乞:求取
59.之:它,代仲永的诗
60.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利,认为……有利可图。其,这。然,这样。
61.日:每天
62.扳:通“攀”,牵,引
63.环:四处,到处
引导语:王安石的《元日》是抒写春节的佳作不胜枚举,作者抓住了春节最重要的风俗特征,以区区二十八个字,就让浓郁的春节气氛跃然纸上,有景,有情,有意境,有哲理,而且给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隐居“半山园”留下众多诗篇王安石的一生都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王安石隐居半山园留下众多诗篇,更多杂文阅读请您继续访问(/wenxue)。 半山园内的半山亭和古碑 参加高考的文科同学会遇上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狼山观海》《狼山观海》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万里昆仑谁凿破,无边波浪拍天来。 晓寒云雾连穷屿,春暖鱼龙化蛰雷。 阆苑仙人何处觅?灵槎使者几时回? 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觉今朝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注释《游褒禅山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春夜》古诗鉴赏春夜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鉴赏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及第,公元1059年(嘉祐三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引导语:《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是一首金陵怀古之词。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写怀古之情。下面由小编与您一起分享一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桂枝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