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王安石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8-02-10

  引导语:《江上》是王安石最美的山水诗,大家是否学习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首诗的阅读练习题,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歌也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2)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却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意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上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主要考查你对 古诗词阅读,修辞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相关阅读
1 元日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安石

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全诗如下: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 【查看全文】

2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别馆寒砧, 孤城画角, 一派秋声入寥廓。 东归燕从海上去, 南来雁向沙头落。 楚台风, 庾楼月, 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 无奈被它情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定位

【导读】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导语:王安石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欢迎阅读! 王安石(1021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临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取材文言文翻译

还在为读不懂王安石的《取材》而苦恼吗?小编今天为你带来王安石《取材》的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那工人的为业的,一定要先淬磨砺他们的工具,选过他的才干,然后用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

引导语:王安石的《思王逢原三首》是悼念故友之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相关的知识点。 其一 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 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褭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