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贾生》

发布时间:2018-02-10

  引导语:贾生,即贾谊,是西汉初年政论家、文学家,下面是小编收集王安石的《贾生》,我们通过下文的原文翻译赏析,了解相关的信息吧。

  《贾生》

  作者:王安石

  原文:

  一时谋议略施行,

  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

  古来何啻万公卿。

  赏析:

  此诗咏贾谊,通篇发议论,但所持观点与李商隐的诗明显有别。诗的前两句“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一写贾谊,一写文帝。“谋议”,谋略、建议,诗中指贾谊的治国安民之方;“略”,此处有“大体上”之意;“薄”,指轻视,与表示推服器重之“重”相对。这两句是反诘句,意为贾谊所献的“谋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以贾谊进言与文帝纳言相对照,承班固《汉书·贾谊传》中之“赞”词:“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与前人写贾谊怀才不遇之作唱反调。后两句“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一写爵位高的“公卿”,一写君王。“自”,含有空自之意;“何啻”,系以反问的语气表示不止;“万”,此处非实指,而只是极言其多;“公卿”,泛指达官贵人。这两句也构成了一个反诘句,意为: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尽管他们的官爵职位很高,但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弦外之音是贾谊比那些达官贵人更为幸运。此诗采用两个反诘句,寓答于反问之中,以贾谊的“谋议略施行”与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言尽废”相对照,以文帝采纳贾谊的“谋议”,古来君王废弃众多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的言论相对照,突出贾谊超群的才能与汉文帝的爱惜贤才。王安石早年就有题为《贾生》的诗:“汉有洛阳子,少年明是非。所论多感慨,自信肯依违。死者若可作,今人谁与归。应须蹈东海,不若涕沾衣。”李壁注释此诗:“言(鲁)仲连蹈东海,不若谊仕汉,切于救时。”王安石的《贾生》不像李商隐的《贾生》那般讽文帝悼贾生,反而赞文帝褒贾生。这是因为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殊遇,依托他推行新法,他也就有了新的体验,认为贾谊只是遭到周勃、灌婴等人的谗毁而未能如愿以偿而已。

  李商隐与王安石的同题诗《贾生》,虽然都是咏贾谊,但各自的着眼点不同,笔法相异,主要在于两位诗人的思想有别,他们根据各自的思想对同一人物发表独特的见解,前者欲抑先扬,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后者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王安石的《贾生》和李商隐的《贾生》这两首诗的观点有何不同?为什么?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王安石《贾生》

  李商隐与王安石的同题诗《贾生》,虽然都是咏贾谊,但各自的着眼点不同,笔法相异,主要在于两位诗人的思想有别.他们根据各自的思想对同一人物发表独特的见解,前者运用了欲抑先扬的表现手法,以古讽今,笔锋犀利而含蓄;后者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褒贬分明,对比强烈.

  李诗的前两句,从正面下笔.写贾谊的才能无与伦比,汉文帝好像极为爱惜贤才,特地将贾谊从放逐地长沙召回至“宣室”访问.这似乎表明汉文帝求贤若渴,同时,衬托出贾谊的才能超群不凡.这两句是“扬”,为下文的“抑”张本.结句分别以“不问”与“问”、“苍生”与“鬼神”相对照,表明文帝不是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以治国安民之方求教于贾谊,而是问他些毫无道理的鬼神之事,由上文的“扬”转而为“抑”,显示出了文帝的昏庸与贾谊的不遇.李商隐不把贾谊的此次被征召视为幸遇殊宠,而是借题发挥,以古讽今.

  王诗通篇发议论,但所持观点与李商隐的诗明显有别.两句是反诘句,意为贾谊所献的“谋议”,大体上都能获得施行,谁能说文帝轻视贾谊呢?与前人写贾谊怀才不遇之作唱反调.后两句也构成了一个反诘句,意为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达官贵人,尽管他们的官爵职位很高,但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弦外之音是贾谊比那些达官贵人更为幸运.此诗采用两个反诘句,寓答于反问之中,以贾谊的“谋议略施行”与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言尽废”相对照,以文帝采纳贾谊的“谋议”,古来君王废弃众多地位显赫的达官贵人的言论相对照,突出贾谊超群的才能与汉文帝的爱惜贤才.


相关阅读
1 《壬辰寒食 王安石》阅读答案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觅②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王安石任舒州通判的当年,长兄宜州司户王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隐居“半山园”留下众多诗篇

王安石的一生都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王安石隐居半山园留下众多诗篇,更多杂文阅读请您继续访问(/wenxue)。 半山园内的半山亭和古碑 参加高考的文科同学会遇上 【查看全文】

3 古诗元日王安石的拼音版

导语:《元日》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奋发精神。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元日王安石的拼音版,希 【查看全文】

4 文人相轻——苏轼与王安石的恩怨人生

北宋时期二位著名的政治家及才子苏东坡与王安石,因为在朝辅政意识形态及文学风格的迥然不同,导致个人是非恩怨不断,所谓文人相轻,苏王犹烈。好在二人在晚年能握手言和,缘 【查看全文】

5 干旱——压倒王安石新法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封建社会,雨被看作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因素。然而,熙宁七年的雨,却不仅仅是自然的,它更是社会的。这是宰相王安石变法的第六个年头,然而就因为雨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在文学上的"小清新"名片

传说,王安石的老婆就是在外对对联时认识的,单身狗们,get到没?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王安石在文学上的小清新名片,更多热门杂文阅读请您继续访问(/wenxue)。 王安石留在历史上的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