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泊船瓜洲》是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下面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诗意,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墨客搭船途经瓜洲,吊唁金陵(南京)故宅,而作此诗。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我所寓居的钟山消失在几座山峦的背面。温和的东风啊,吹绿了江南的旷野;明月啊,什么工夫才气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这是一首闻名的抒怀小诗,抒发了墨客瞭望江南、缅怀故里的深入情感。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京口:今江苏镇江。
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一. 泊:停船靠岸。
二. 瓜洲:在如今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三. 京口:在长江南岸,如今的江苏省镇江市。泊船瓜洲的意思
四. 钟山:如今南京市的紫金山。
五. 数重:几层。
六. 绿:吹绿了。
七.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简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墨客的驻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远望中之景,墨客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隔断一条江水。
译文
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作品赏析
赏析一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它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乡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赏析二
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原文
明妃曲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壬辰寒食》译文及注释《壬辰寒食》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译文 身居他乡的乡思像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与苏轼逸事三则引导语: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对我们如何与同行同事相处颇有启示,我们一起来了解王安石与苏东坡的逸事。 一、自作聪明的苏学士 在冯梦龙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篇叫《王安 【查看全文】
4 诗人王安石的生活作风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为人特别有意思。除了推测,即便是他最凶狠的敌人,也很难在私生活上找到可以攻击他的破绽。 王安石最大的外在特点是生活上的极度不修边幅。据 【查看全文】
5 北宋文坛的两大巨星:苏东坡与王安石王安石与苏东坡都是唐宋八大家,他们同朝为官,都是宋朝大才子。苏东坡天资高妙,过目成诵,出口成章。有李太白之风流,曹子建之敏捷。官拜翰林学士之后,在宰相王安石门下任 【查看全文】
6 元日古诗王安石注释《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下面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