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王安石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8-02-10

  引导语:王安石的《梅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突出“暗香”,以梅花的坚贞和高洁品格,喻示自己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的高尚气节,下面是小编整理这首诗的阅读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注释】

  数枝:几枝。

  凌(líng)寒:冒着严寒。

  遥知:远远的就知道。

  为:因为。

  暗香:形容若隐若现、时断时续的花香。本篇指梅花淡淡的似有似无的幽香。

  【佳句赏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雪是高洁的,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以外,还具有雪所不具有的香的品格。这梅花不仅凌寒呈艳,而且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严寒压不倒梅花的香,于此更显出它“凌寒”的傲骨。

  【译文】

  墙角里生长着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在开放。

  远望就知道那不是白雪,因为有阵阵幽香飘过来。

  【古诗今译】

  在偏僻的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在冒着严寒默默地开放。远远地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梅花那淡淡的幽香早就一阵一阵地从远处隐隐传来了。

  王安石《梅花》运用的表现手法

  王安石的《梅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突出“暗香”,以梅花的坚贞和高洁品格,喻示自己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的高尚气节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一句,诗人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写出了梅花的颜色、香气,表现了梅花的洁白无瑕、孤傲清高的品质.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赞颂了梅花高洁的精神.“

  【阅读训练】

  (1)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早春或初春)

  (2)“________”两字点明地点;“_______”两字交代时间,突出了春梅于严寒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独自开”与“_________”相照应,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

  (墙角 凌寒 数枝梅)

  (3)诗歌并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怎样的品格?用诗句回答。(凌寒独自开)

  (4)南宋人李壁评此诗说:“《古乐府》‘庭前一树梅,寒多不觉开。只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荆公(王安石)略转换耳,或偶同也。”其言下之意,是说王安石的诗有抄袭这首乐府诗的可能。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评析。

  阅读答案:这首古乐府只不过就梅花而咏梅花,形象和意境都没有跳出梅花本身。而王安石诗的“凌寒独自开”,显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感情,表达了不惧恶境的心境,所咏的是“有我之境”,不是客观的描写。

  【对比阅读训练】

  (甲)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杖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乙)梅  花  明•宸濠翠妃①

  绣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注】①:宸濠翠妃,宁王朱宸濠妃。

  (l)两首诗中的梅花各有怎样的形象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诗的后两句是怎样描写梅花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赏析乙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哪个朝代

引导语:北宋王安石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下面是有关他的详细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 【查看全文】

2 伤仲永 王安石

引导语:《伤仲永》是王安石从扬州回到临川,想起方仲永的遭遇,所写的,下文是小编收集的这首诗的知识信息,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伤仲永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金溪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待客》答案

引导语: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是宋朝的宰相,但是勤俭节约,生活简朴,下文的《待客》就可以体现他的不浪费的生活习惯,我们一起来阅读学习吧。 《待客》 王安石 王安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原文赏析

明妃曲二首 王安石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诗全集诗歌鉴赏

哀贤亭 黄鸟哀子车,强埋非天为。 天夺不待老,还能使人悲。 马侯东南秀,鞭策要路驰。 归骨万里州,乃当强壮时。 墓门闭空原,白日无履綦。 苍苍柏与松,浩浩山风吹。 我初羞夷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的诗有多少

引导语:宋朝诗人王安石的一生共作了多少首诗?大家学习了哪些?下面就是小编准备的一些,我们一起阅读了解吧。 北山 北山输绿涨横陂 直堑塘滟滟 细数落花坐久 缓寻芳草归迟 浣溪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