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是宋朝的宰相,但是勤俭节约,生活简朴,下文的《待客》就可以体现他的不浪费的生活习惯,我们一起来阅读学习吧。
《待客》
王安石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⑥,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切成块的肉。⑥著:筷子。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1)公约之饭( ) (2)惟啖胡饼中间少许( )
2. 用“∕”划出下句的朗读节奏最明显的一处。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代词,代萧氏子 (2)只
2.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3.(1)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2)王安石就把他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氏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4.示例:王安石员为宰相,仍艰苦朴素、勤俭持家。这在今天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自身生活做起,杜绝奢侈浪费,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王安石待客【翻译】
王安石在担任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达京城,于是去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前往,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过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果品蔬菜类的菜都没有准备,萧氏的儿子心里对王安石的做法感到奇怪。他们喝了几杯酒,先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汤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傲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羞愧地回去了。
相关阅读
1 解读欧阳修和王安石
第一节、欧阳修 (一)生平 字永叔,醉翁(《醉翁亭记》)、六一居士(《六一居士集序》: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 【查看全文】
2 元日王安石古诗配图诗歌起名为“元日”,元日指的就是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元日王安石古诗配图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元日 王安石(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 【查看全文】
3 苏轼和王安石的共同点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对我们如何与同行同事相处颇有启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和王安石的关系,希望大家喜欢。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变法引导语:大家知道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安石的变法?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阅读!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川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他年轻 【查看全文】
5 《元日》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安石新的一年到了,让我们一同赏析一下王安石创作的古诗《元日》,体会《元日》诗作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思乡之情的诗引导语:王安石写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有哪些?大家知道的有哪些?下文就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我们一起阅读学习吧。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锺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自绿江南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