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到了,让我们一同赏析一下王安石创作的古诗《元日》,体会《元日》诗作中表达的思想情感。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赏析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出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代替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相关阅读
1 《伤仲永》诗意赏析
导语:伤仲永通过议论神通的泯然,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伤仲永》的诗意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伤仲永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查看全文】
2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⑴ 其一》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⑵,花木成畦手自栽⑶。 一水护田将绿绕⑷,两山排闼送青来⑸。 《书湖阴先生壁其二》 作者:王安石 桑条索漠楝花繁(6),风 【查看全文】
3 登飞来峰 王安石 答案及赏析《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答案: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王安石待客》描写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查看, 【查看全文】
5 元日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王安石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诗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查看全文】
6 为什么王安石变法会失败?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