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待客》描写王安石以自己的行动绝妙的讽刺了那些贪名贪利的人,即使对方是自己的亲戚他也不失原则,嗤之以鼻。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zhuàn)。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2、京师:京城。
3、翌日:第二天
4、馔(zhuàn):准备食物
5、方:才
6、果蔬:泛指菜肴。
7、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8、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9、箸:筷子。
10、谒:拜见。
11、啖:吃
12、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
13、置:放置
14、心怪之:对此责怪(王安石)
15、去:离开。
译文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几块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文言知识
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思王逢原》其二引导语:《思王逢原三首》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是悼念故友王令之作,其中以第二首最为著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思王逢原其二的原文与赏析,与大家分享学习。 思王 【查看全文】
3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历史知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1.社会矛盾尖锐:土地兼并和辽、西夏政权的威胁产生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财政危机严 【查看全文】
4 浪淘沙令诗意赏析导语:浪淘沙令用历史来议论,赞叹了明君盛世,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浪淘沙令》的诗意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的古诗三十首1、《题西太一宫壁》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2、《葛蕴作巫山高爱其飘逸因亦作两篇》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 水於天下实至险,山亦起伏 【查看全文】
6 王安石 元日 翻译引导语:元日的字面意思就是一年的开始的这一天,元旦、元年中的元字,都是此意.那么王安石的《元日》,大家学习了?下文就是小编收集的这首诗的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元日 朝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