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王安石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8-02-10

  引导语:《江上》作者是王安石,这首诗写泛舟江上所见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映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下文是原文的练习题与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翻译:

  一个秋天的早晨,诗人站在江的南岸向北岸望去,只见天色阴沉沉的,刚刚透出一半亮色。压低的云层含着雨意,徘徊不定。 诗人的目光移向对岸的青山,发现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蜿蜒,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在何方?忽然看到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赏析:

  此诗表达了萧散恬淡的心绪。诗写泛舟江上所见景物。写了秋阴,写了云、雨,写了青山和远处映影影绰绰的风帆,都是很开阔、很宏大的物像,然而,整首诗造成的艺术境界却不是雄健豪迈,而是空明幽淡,其关键便在一个“远”字。诗人摄取了各种远景构成他的画面。

  首句令人想见雨过天晴,阴云半开,一抹蓝天已带上了晚霞的辉光,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次句则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了。“低徊”本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却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地移动,情趣横生,静中有动。诗人在这两句中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景物的描写,低徊容与,悠然静穆,所以幽远淡雅便成了这幅画的基调。

  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不仅有景,而且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蕴深邃的哲理于寻常景物之中,启人遐思,耐人寻味。这里青山的回环曲折,帆景的时隐时现,也都构成了淡远的画面,与上面两句浑然一体,融汇无间。

  背景: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门与钟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 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

  此诗就是他在秋 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 界开阔而幽深.写天就顺手把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晚)都交待了,却交待在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中.“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晚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在.

  但是此诗的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

  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虽然遇到“青山缭绕疑无路”的阻塞,却又在 “忽见千帆隐映来”中,视野变得豁然畅通了.诗人对光色体察甚细,远处的千帆时显时隐,是对应着天气的半晴又阴对江面能见度的影响的.

  反抗阴暗,便能开通千帆竞渡的视境,这就是诗人借山光水色的 变化所体验到的某种人生哲学、或政治哲学.因此,此诗是以富有辨 证法的思理取胜.

  这种思理是积极的,人们读到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名句,可能也会 联想到它.

  试题一: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2)这首诗歌也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2)在孤云低垂、青山缭绕、无路可行之际,却忽然看见远处忽隐忽现的帆船驶来,这告诉人们:山重水复之际,往往也是柳暗花明之时;困难与黑暗中往往蕴含着希望和光明。

  试题二:

  ①“低徊”一词描绘出了“晚云”怎样的情状?

  答: 暮云低垂,雨意浓重。

  ②前二句勾勒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这幅图画的基调是怎样的?

  答:朦胧、悠远,开阔、奇幻。

  ③若说这首诗也以天象与江上景物的变化暗写船上人心情的变化,请你简要地说明诗人心情变化的情况:

  答: 诗人的心情可由下面的图示来表示:沉重——愁苦——疑惑——豁然开朗。


相关阅读
1 《初夏即事》 王安石

引导语: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下文是小编收集他的《初夏即事》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初夏即事 朝代:宋代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输给了谁

引导语:北宋王安石是改革家,于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的改革,那么他到底输给了谁?他的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阅读下文了解。 纵观中国数千年历史,改革的失败,一般都是因为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定林》古诗鉴赏

《定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即兴即事,信笔写来,展现了作者退归后的生活情形及精神上物我两忘的境界,若不用意,实则在恬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注释

《游褒禅山记》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的利农政策:青苗法

青苗法,亦称常平新法。中国宋朝王安石变法措施之一。主要是改变旧有常平仓制度的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的呆板做法。灵活地将常平仓、广惠仓的储粮折算为本钱,以百 【查看全文】

6 泊船瓜洲 赏析

泊船瓜洲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