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详细介绍及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8 00:00

  自科举制度开创以来,考试高中成为众多人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理想的道路之一,然而考试不仅要实力有时候也需要运气。

  王安石的父亲叫,是个读书人,做过州县一带的小官。父亲居官清正,没有给他太多的钱财,就在王安石十八岁撒手而去。此时的王安石从此陷入困顿。因为桌上的饭菜一天天的减少,王家人都在积极谋求生存的手段。守孝三年后,王安石开始了科举考试。

  王安石的文章当时属于佼佼者,王安石自己也很自负,和他交往的曾巩等人也都对王安石赞不绝口。不过等到发榜的时候,却让人错愕,原来前三名与王安石无缘,王安石只弄了个第四名,当然以现在的人的眼光来看,第四名也不错了,毕竟能考中进士本身就说明文章了得,那位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巩这次居然败北。

  不过王安石其实应该是状元的,为何有人把他拿下,是因为王安石的文风。

  原来王安石写文章喜欢针砭时弊,主考官把王安石的卷子拿给皇帝看(状元的文章必须皇帝过目的),皇帝一看王安石的文章立刻就来气了,原来王安石的文章虽然老辣,不过却又对皇帝的暗讽,尤其是这四个字“孺子其朋”,让做了二十多年皇帝的宋仁宗心里老大的不痛快,心里说你一个黄毛小子知道什么,要我像一个孩子一样的跟大臣友好相处。

  于是下令让王安石哪儿凉快哪里呆着去。第一名不给了,就让他做了第四名,就这样和第四名掉了个,第一名状元的帽子扣在了杨寘的脑袋上。这个杨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是大才子晏殊闺女婿的兄弟,也就是晏殊女儿的小叔子,在当时杨家也是名门,母亲杨夫人在晏殊女婿考科举的时候就说:你们兄弟要不给我弄个状元,我就自己毁容。孝子杨寘当时听说不是状元,曾经破口大骂:“不知道是哪头驴抢走了我的状元”,后来放榜时才知道自己骂错了人。这个驴就是自己。

  考试不仅要靠实力,运气也很重要。不过对王安石来说,没考中状元,这都无所谓,却在地方上做官搞得风生水起,最后还成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由此可见,王安石绝不是一个平庸之辈,虽然当年扫了皇帝的兴,后来却让继任的皇帝龙颜大悦。


相关阅读
1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 【查看全文】

2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一、课程标准 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贫现象改变的表现及原因 (2)积弱局面改善的表现及原因 (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查看全文】

3 王安石登飞来峰赏析

引导语: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赏析,我们一起学习吧。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 【查看全文】

4 王安石《余姚县海塘记》

《余姚县海塘记》 宋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使来者有考焉,得 【查看全文】

5 王安石《元日》翻译

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是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王安石《元日》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 【查看全文】

6 优秀的王安石生平简介及诗词作品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