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的一首词,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也是一首鼓舞人心的的诗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思想感情
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 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
虽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体现作者壮志难酬、心中愤懑不平的感情。
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时所作。辛弃疾21岁时,就在家乡历城(今山东济南)参加了抗金起义。起义失败后,他回到南宋,当过许多地方的长官。他安定民生,训练军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却遭到排斥打击。后来,他长期不得任用,闲居近二十年。
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
相关阅读
1 辛弃疾风格
辛弃疾融会经史子集,创作出多种多样的风格,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尽管婉约派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等早于李清照,成就同样卓著。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辛弃疾风格 【查看全文】
2 汉宫春 立春辛弃疾的这首词结构严谨,意境幽远,内涵丰富,紧扣立春日的所见所感来写,赋予节物风光以更深的含意,于哀怨中带嘲讽,内涵充盈深沉。全词如下: 汉宫春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 【查看全文】
3 辛弃疾《定风波》阅读答案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 【查看全文】
4 西江月辛弃疾的中心思想什么西江月辛弃疾 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辛弃疾的中心思想什么,我们来看看。 南宋诗人辛弃疾西江月 【查看全文】
5 丑奴儿 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全词浅显明快,恬淡清新,反映了诗人辛弃疾退居上饶后,寄情山林的心情。全诗如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 【查看全文】
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诗人辛弃疾所作,在这篇佳作中辛弃疾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