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写梅的众多诗作中,辛弃疾的《念奴娇·梅》是非常有名的。在《念奴娇·梅》中,赞美了梅的什么品质呢?
念奴娇·梅
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
尝记宝篽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词,是咏梅花的。梅花腊月发花、多白色,也有红色者,以坚贞耐寒著称,历代文人多咏之。词的上片写梅之风韵。开头二句写其颜色。“疏疏淡淡”,谓其花影稀疏,花色浅淡,颜色天真自然,没有什么能与其天然的风韵相比。“笑杀”二句紧承上文,对此做进一步描写。在这里,作者使用映衬的手法,言在东君的管领下,有的花白,有的花红,红红白白,颜色甚多,但山下千林花太俗,都没有梅花的神韵,枉称为花,实在可笑。“雪里”二句写其凌寒独放。言梅花长在水边,开在雪里,一味清新,十分幽静,温柔明秀,远非桃李可比。“骨清”二句是赞美梅花玉洁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绝,具有超凡入圣的品格。词的下片写梅之遭遇,映带作者身世。
“常记”三句写梅花曾一度受宠,被琐窗人“纤手轻摘”,插戴鬓边,何其荣耀。“漂泊”二句以人拟物,言梅花虽然漂泊天涯,形体瘦削,憔悴不堪,但风韵不减当年,依然冰清玉洁,高雅不俗。“万里”三句是说,不论是“万里风烟”还是“一溪霜月”,都无法使其屈服,表现出梅花的坚贞。“不如”二句借花言人,表达出作者的归隐情思。细读词之下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虽然是在写梅,却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打并入其中,而以感慨系之,寓意很深,耐人寻味。
相关阅读
1 辛弃疾经典名句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菩萨蛮。书西江造口壁》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千古兴亡多少 【查看全文】
2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全诗如下: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 【查看全文】
3 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什么?辛弃疾是南宋将领、词人,他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那么辛弃疾和李清照并称什么? 辛弃疾 辛弃疾与 【查看全文】
4 南乡子赏析 辛弃疾爱国诗人辛弃疾写下了不少的诗作,其中这首诗作《南乡子》为怀古伤今的经典之作。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查看全文】
5 辛弃疾《西江月》《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下面是关于《西江月》辛弃疾的内容,欢迎阅读! 原文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查看全文】
6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这是一首爱国词,是诗人辛弃疾所作。辛弃疾借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想要中原国土的决心,但是在那个年代,注定诗人辛弃疾的抱负没办法实现。这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 水龙吟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