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中秋元月》是词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描写中秋赏月未得的词。在这首词《一剪梅·中秋元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辛弃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一剪梅·中秋元月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翻译
回忆起那个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月波荡漾在酒杯中。今晚同样在楼上举杯待月光,可是乌云浸湿了纱窗,雨水打湿了纱窗。
我直想乘风上天去质问天公,可是这天路没法打通,想送个信吧信也难通。满堂只有蜡烛高烧光闪闪,照耀得酒宴上红彤彤。让我们慢慢把酒喝几盅,让我们慢慢把曲唱到终。
赏析
上片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今宵中秋无月的遗憾。“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写,生动形象,富于情趣。“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言外之意就是雨夜没有月亮,纱窗外显得格外孤寂,显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词的下片写赏月不得的愁绪。“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满堂”三句写出中秋无月的寂寞,只好以饮酒和歌舞来弥补这些遗憾了。
相关阅读
1 辛弃疾古诗《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是我国著名的词中瑰宝,表达了诗人辛弃疾的深沉之爱国情思。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①》 作者:辛弃疾 郁孤台②下清江③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④ 【查看全文】
2 辛弃疾的风格婉约派以李清照为宗,豪放派以辛弃疾为首。这是因为辛词在豪放派中毕竟更胜一筹,从其风格特点中可窥见一斑。以下的辛弃疾的风格由应届毕业生文学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 【查看全文】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原文翻译以及赏析《西江月》原题是《夜行黄沙道中》,记作者深夜在乡村中行路所见到的景物和所感到的情绪,此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 【查看全文】
4 鹧鸪天·送人原文翻译以及注释辛弃疾的送别词《鹧鸪天送人》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包含了广阔深厚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 【查看全文】
5 生查子·重叶梅 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是一首咏重叶梅的咏物词,为词人辛弃疾所写,表达他不畏艰难险阻的决心。 生查子重叶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 【查看全文】
6 辛弃疾青玉案小编极力推荐的的这首来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此诗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全诗如下: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