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赠别杜牧鉴赏,一起看看吧!
赠别
唐代: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译文及注释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
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
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
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注释
多情句:意谓多情者满腔情绪,一时无法表达,只能无言相对,倒象彼此无情。
樽:酒杯
赠别鉴赏
这一首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首名写离筵之上压抑无语,似乎冷淡无情;次句以“笑不成”点明原非无情,而是郁悒感伤,实乃多情,回应首句。
齐、梁之间的江淹曾经把离别的感情概括为“黯然销魂”四字。但这种感情的表现,却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这种感情本身,也不是“悲”、“愁”二字所能了得。杜牧此诗不用“悲”、“愁”等字,却写得坦率、真挚,道出了离别时的真情实感。
诗人同所爱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分别,感情是千头万绪的。“多情却似总无情”,明明多情,偏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诗人爱得太深、太多情,以至使他觉得,无论用怎样的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内心的多情。别筵上,凄然相对,象是彼此无情似的。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诗人把它写出来了。“唯觉樽前笑不成”,要写离别的悲苦,他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是多么想面对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为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由于“多情”,“笑不成”是由于太多情,不忍离别而事与愿违。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味。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还是很深沉、很真挚的。杜牧为人刚直有节,敢论列大事,却也不拘小节,好歌舞,风情颇张,本诗亦可见此意
相关阅读
1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阅读答案
杜牧的《齐安郡后池绝句》通篇写景,但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写景诗,景中自有人在,自有情在。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 【查看全文】
2 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赏析导语:《赠别二首之二》是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着重写惜别,描绘与她的筵席上难分难舍的情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牧《赠别二首之二》赏析,欢迎阅读。 赠别二首 杜牧 娉 【查看全文】
3 《阿房宫赋》测试题含答案引导语:杜牧的《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本文借写阿房宫的兴建与毁灭,揭露了秦朝统治者的穷奢享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阿房宫赋》测试题。 阿房宫赋测试题 一、选择 【查看全文】
4 杜牧生平介绍引导语: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世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 姓名:杜牧 别名:杜牧之 国籍:中国唐朝 民族:汉族 出生地 【查看全文】
5 杜牧《赠别》阅读答案引导语:《赠别》是杜牧惜别在扬州认识的名妓所作,第二首重在写惜别,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表现的感情很深沉、很真挚。 赠别二首 (其一 【查看全文】
6 《早雁》杜牧引导语:《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全诗如下: 早雁 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⑴,云外惊飞四散哀⑵。 仙掌月明孤影过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