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
人物生平
刻苦学儒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韩愈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辈都曾在朝或在地方为官,其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在韩愈三岁时便逝世。韩愈由其兄韩会抚养成人,他自念是孤儿,从小便刻苦读书,无须别人嘉许勉励。韩愈七岁时读书,言出成文,十三岁时就能写文章。
韩会早逝后,韩愈随寡嫂郑氏避乱宣城,颠沛流离。十九岁时,韩愈至京师长安,当时文人作文章大多崇尚仿古,模拟扬雄、董仲舒的著述风格,而独孤及、梁肃学问最为深奥,受人推崇。韩愈与其交往,锐意钻研,希望自己在一代人中崭露头角。及至应进士科考试时,他将文章投递到公卿之间,前宰相郑余庆对其大加的赞赏,韩愈因而闻名一时。
科举之路
贞元二年(786年),韩愈离开宣城(即宣州),只身前往长安,欲投奔族兄韩弇。适逢韩弇前往河中,后遇害,韩愈遂投靠名将马燧。后曾作《猫相乳》以感其德。
贞元五年(789年),返回宣城,此后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失败。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终于登进士第贞元九年(793年),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遭遇失败。同年,韩愈之嫂郑夫人逝世,他返回河阳,为其守丧五个月。贞元十年(794年),再度至长安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又失败。
贞元十一年(795年),第三次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仍失败。期间曾三次给宰相上书,均未得到回复。同年,离开长安,经潼关回到河阳县,于是前往东都洛阳。
两入幕府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因为受宣武节度使董晋推荐,得试秘书省校书郎,并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
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间,在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文革新的主张。
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董晋逝世,韩愈随董晋灵柩迅速离境。韩愈刚离开四日,宣武军便发生兵变,留后陆长源等被杀,军中大乱,韩愈因先离开而得免祸。 韩愈随从董晋灵柩至洛阳,其后于二月末抵达徐州。同年秋,韩愈应徐、泗、濠三州节度使张建封之聘,出任节度推官,试协律郎。同年冬,张建封派韩愈前往长安朝正。
韩愈谈论直爽坦率,从不畏惧或回避什么,操行坚定纯正,却不善于处理一般事务。
贞元十六年(800年)春,韩愈回到徐州,于同年夏离开徐州,回到洛阳。同年冬,韩愈前往长安,第四次参吏部考试。
晚年生活
长庆二年(822年)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升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因不参谒宦官,被御史中丞李绅弹劾。韩愈不服,称此举经穆宗恩准。二人性情都固执不让,你往我来,争辩不止,朝廷便派李绅出任浙西观察使,韩愈也被罢免京兆尹,授职兵部侍郎。等到李绅向穆宗告辞赴镇任职时,流泪陈说,穆宗怜惜他,便追发诏书授李绅为兵部侍郎,韩愈改任吏部侍郎。
个人作品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童第德《韩集校铨》等。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
《全唐诗》编其诗十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
韩愈,字退之,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下面是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二》,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二 作者:唐韩愈 莫道官忙身老 【查看全文】
2 韩愈 《湘中》韩愈的《湘中》描写了诗人借屈原的故事,烘托出心头的迷惘惆怅,情景交融,寂寞悲凉。 【原文】 湘中 猿愁⑴鱼踊⑵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⑶。 苹藻⑷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 【查看全文】
3 韩愈《答刘正夫书》引导语:韩愈的文学创作整体上都有着求奇主变的倾向,因为他对文学的根本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韩愈的作品《答刘正夫书》。 答刘正夫书 唐/韩愈 愈白进士刘君足下:辱笺 【查看全文】
4 韩愈《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引导语:伯乐与千里马之说,正是来自于中国历史上著名诗人韩愈的作品《马说》,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韩愈《马说》公开课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了 【查看全文】
5 韩愈《独钓四首·其一》韩愈是河阳府修武县昌黎镇后雁门村人,今修武县郇封镇在唐朝时期又称昌黎镇,韩愈号称韩昌黎由此而来。下面是韩愈的《独钓四首其一》,和小编一起看一下吧。 独钓四首其一 作 【查看全文】
6 韩愈《师说》写作背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一直沿用至今,表明了老师的职责,韩愈的《师说》对老师的任务、作用以及社会地位给出了具体的说明,韩愈的这篇文章在现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