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宿龙宫滩》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8-01-06 10:39

  韩愈的《宿龙宫滩》情景相融,浑然一体,主题明朗,语序流畅,是历代中华诗词中一枝独秀的奇花。

  宿龙宫滩

  韩愈

  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

  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注释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韩愈任监察御史时,因长安附近饥旱,上书请宽免灾民租税而被贬为阳山县令。韩愈曾由阳山沿江赴连州府述职,夜宿龙王宫。

  ⑴龙宫滩:在广东省阳山县阳溪上。

  ⑵汤汤(shāng):大水急流的样子。

  ⑶抑:低。更:又。 扬:高。

  ⑷激电:电闪雷鸣。

  ⑸惊浪:大浪。浮霜:浪头的泡沫白如浮霜。

  ⑹梦觉:梦醒。晕:灯照水气而生的晕圈。

  ⑺宵残:天亮之前。

  ⑻连晓语:夜间说话到天亮。

  ⑼“只是说家乡?”:出自《韩愈集》,而在《韩昌黎诗文研释》里写的是“一半是思乡”。

  1、诗的前两联写出了龙宫滩水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最后一句作者说“一半是思乡”,那另一半是什么?试做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①写出了龙宫滩水流湍急。(1分)②首联道出湟川三峡水流湍急,浩浩荡荡。“抑更扬”三字形容怒吼的河水冲击滩头的节奏声。(1分)③颔联描写奔腾的河水好像激电一样迅猛,白色的浪花好像浮霜一样,令人神往。(1分)

  2、①另一半是忧民或感怀遭遇。(1分)②诗人在“午夜梦回”中,联想自己为民请命,因谏被贬,从此忠言难进,人民遭殃,愤懑之情,含蓄不露。(3分)(其他答案,只有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酌情给分。

  韩愈《宿龙宫滩》赏析

  《宿龙宫滩》是唐代诗人韩愈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正月,德宗死,唐顺宗李诵即位,大赦天下。韩愈遇赦北上,离开阳山途经龙宫滩时见其景险奇,触景生情。于是便作了此诗。诗人笔下描写出龙宫滩一泻千里,水猛涛扬的壮阔画面;真真切切地表现出了诗人当时那遇赦北上,喜途待命的欢乐之感和急于返乡的迫切心情。

  该诗前四句是写龙宫滩之险奇,接下面两句则是诗人触景生情,景心互动,产生了共鸣。特别是那“宵残雨送凉”之句,天将破亮,可还是浙浙沥沥地下着小雨,小雨送凉,这个“凉”字在此既是写实又是写感。阳山是个山区,气候宜人,加之龙宫滩这个特殊之地,又是“宵残”之时,确实是个地道的“凉”。再个是诗人含冤遭贬阳山一年之多,满腹的委屈和压抑,平时犹如一把无名之火,燃烧在心头,终焦躁不安。今幸遏大赦,当然自觉自待,“凉”在心头了。这一个“凉”字写活了诗人独享的快意。

  该诗最后两句写到:“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此景此地,此时此情,一旦梦醒,自然会心情激动,睡意全无,打开开心的话匣,套套不觉一直说到天亮,说的是故乡河阳老家都是他最最思念的地方。该诗另一半想必是他回朝后,要大展宏图,实现他不懈追求的宏愿。


相关阅读
1 韩愈《春雪》原文及翻译

《春雪》是唐代诗人韩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构思新颖,联想奇妙。首句写人们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韩愈《春雪》原文及翻译。 春雪 韩愈 新 【查看全文】

2 韩愈《山石》

韩愈的《山石》运用了赋体的铺采摛文手法,气势遒劲,风格壮美,数为后人所称道。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品读一下吧。 山石⑴ 山石荦确行径微⑵,黄昏到寺蝙蝠飞⑶。 升堂坐阶新雨足 【查看全文】

3 韩愈 谏迎佛骨表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 【查看全文】

4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教学目标: 1. 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2.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3. 熟读背诵 【查看全文】

5 韩愈 师说 书法

在择师标准方面,韩愈把教师是否有道做为根本标准。韩愈要求教师信守的是儒家之道,即统治阶级所宣扬的道,这是不足为法的。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韩愈的师说,欢迎阅读。 【原文 【查看全文】

6 韩愈《春雪》

引导语:《春雪》,构思新巧,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者。有一番细腻深微的审美意趣。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译文: 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