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杂说一(龙说)》仅百余字,但波澜起伏,富于变化。
杂说一(龙说)
作者: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②。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汨陵谷,云亦灵怪矣哉③!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④。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⑤。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⑥?异哉⑦!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⑧。《易》曰:“云从龙⑨。”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
①杂说:论说文的一种。这是韩愈写的一组托物寓意的短杂文的第一篇。
②嘘气:呼气,吐气。固:原来,本来。于:比。
③茫然:辽阔无边际貌。穷:极,尽。这里有周游的意思。乎:同“于”,在。玄间:犹太空。薄:逼迫。伏:遮盖,掩蔽。光景:日月的辉。感(hàn):通“撼”,摇动,震动。震电:雷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神:作动词用,使神奇。水:作动词用。用水浸润。下土:地。《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汨(gǔ):淹没。矣哉:“矣”和“哉”连用,表示终了和感叹的语气。
④使为灵:即“使之为灵”,中间省去指代云的“之”。
⑤神:作动词用。这里是显示的意思。矣:用在句末,表示终结的语气。
⑥凭依:凭借,依托。信:实在,真的。
⑦哉: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⑧乃:竟,居然。
⑨《易》,即《易经》。它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卜筮用的书。云从龙:语出《易经。乾》卦。
【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解析】
“杂说”是一种随感性的议论文,内容、形式都比较自由。《韩昌黎集》中有杂说四篇,本篇是第一篇,又称《龙说》。
全篇以云龙作比喻,有五层意义:龙嘘气生云;龙得云则变化无穷;龙失云则毫无神异;云的有无全靠龙自己创造;真正的龙一定人有云跟从。全文主旨大概是鼓励有志之士要自己创造出可以施展抱负的有利条件。
在《昌黎集》卷十一《杂著》中收有《杂说》四篇,这是一组随笔性的短论,本文是其中的第一篇,下文为第四篇。
本文表面上是论述龙与云的关系,其实是在暗喻君与臣的关系。妙在虽然反复强调云由龙而生,云从龙而灵,却更让读者感到龙不可无云。尤其妙在虽然在提醒君主要依靠贤臣,却在文中始终不予明确点出。
拓展阅读:杂说四(马说)
作者: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多音字,做计量单位时读dàn)。食(sì通“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通“饲”)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yu)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唐)或(韩愈文选)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祇:同“只”,只是。
3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骈死:并列而死。
4一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5食:同“饲”,喂养。
6故:因此。
7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所以。虽:即使。
8于:在。
9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10槽枥:马厩。
11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
相关阅读
1 韩愈师说课件
《师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论说从师道理的文章,文章包含着作者教育思想的民主性精华。他明确地主张从师学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小编为 【查看全文】
2 韩愈的诗 全集韩愈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煺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邓州,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 【查看全文】
3 韩愈的作品集韩愈的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是著名的唐代诗人,是盛唐时期杰出的人物。下面是小编整 【查看全文】
4 韩愈师说原文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下面是《师说》的原文,欢迎阅读。 【原文】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查看全文】
5 韩愈《石鼓歌》原文韩愈是《石鼓歌》一韵到底,如长河直贯而下,波澜老成。诗中又多用响字虚词,铿锵激越,朗吟上口,便觉有一股郁勃之气喷薄于字里行间。 石鼓歌 张生手持石鼓文1,劝我试作石鼓 【查看全文】
6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 早春呈⑴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