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传

发布时间:2016-08-22 00:00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文学主张

  他在诗歌创作上也有新的探索。所谓“以文为诗”,别开生面,用韵险怪,开创了“说理诗派”的诗风。当然,他的诗也存在着过分散文化、议论化的缺点,对后代有不良影响。

  韩愈还是一位热心的教育家,他能逆当时的潮流,积极指导后进学习,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特别重视教育和培养年轻作家。

  他在《答李翊书》一文中说:“根之茂者,其实遂……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所谓“根”或“气”,都是指作家的思想修养、人格修养强调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对搞好创作的重要性。现存《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韩愈作为修武人,曾多次游历县境北部的百家岩,在此曾作长诗《题西白涧》,由此使西白涧也成为百家岩重要一景。 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传世名言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马说》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治学名联)

  3、亲之割之不断,疏者属之不坚。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进学解》)

  代表作品

  本文见《昌黎先生集》。为作者赠李蟠之作。主旨在于阐明师道。“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相关阅读
1 读韩愈《师说》有感

引导语:《师说》是韩愈写给一个叫李蟠的人的。这是一篇名作,里面关于老师的一些观点至今也是很超前的,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读韩愈《师说》有感一 《师说》是唐代著 【查看全文】

2 韩愈《祭郑夫人文》

引导语:《祭郑夫人文》诗韩愈写的一篇悼文,维年月日,愈谨于逆旅,备时羞之奠,再拜顿首,敢昭祭于六嫂荥阳郑氏夫人之灵。 韩愈嫂子郑氏卒于元贞元九年(793),韩愈有《祭郑夫人 【查看全文】

3 韩愈简介

诗人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 【查看全文】

4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阅读答案及翻译

引导语: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这句话出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是韩愈为悼念柳宗元而做。 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唐】 【查看全文】

5 韩愈:石鼓歌

《石鼓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其创作目的是呼吁朝廷予以重视与保护。 石鼓歌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 【查看全文】

6 韩愈 青青水中蒲三首

韩愈的《青青水中蒲》,是寄给他的妻子卢氏的。这组诗全以青青水中蒲起兴,色调明快,回环往复,淳朴的如同民歌一般。它的意思是一层更深一层的,第一首是远行,第二首是不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