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 韩愈

发布时间:2016-08-22 00:00

  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晚春二首·其一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简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晚春二首·其二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榆荚只能随柳絮,等闲撩乱走空园。

  译文

  花草树木们似乎都知道春天就要离去,因此它们费尽心思争芳斗艳。

  杨花榆荚没有百花的芬芳,只知道飘洒花絮像雪花般漫天飞舞。

  简析

  本篇是一首写晚春景物的诗。作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好像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示人们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诗人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相关阅读
1 韩愈师说翻译

《师说》全篇仅五百余字就将教师问题论述的精辟深刻。《师说》全文围绕教师这一中心,对教师的地位、任务、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韩愈在师说翻译,欢 【查看全文】

2 韩愈 与于襄阳书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当然不是浪得虚名的。下面是韩愈的与于襄阳书,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七月三日,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博士韩愈⑴,谨奉书尚书阁下。 士之能享大名、显当 【查看全文】

3 韩愈《燕喜亭记》阅读答案

韩愈的《燕喜亭记》是一篇记叙山水景物的作品,但细读全篇,便知其不是以描摹山水风光为重点,而是借写山水而写人,是一种将山水游记与颂体文章巧妙融合起来的散文样式。 燕喜 【查看全文】

4 韩愈《听颖师弹琴》原文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从演奏的开始起笔,到琴声的终止完篇。 听颖师弹琴⑴ 昵昵儿女语⑵,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⑶,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⑷。 喧啾百 【查看全文】

5 《答张十一功曹》 韩愈

韩愈的《答张十一功曹》通过描写景物,抒发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愤慨。 答张十一功曹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②家。 筼筜③竞长纤纤笋,踯躅④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⑤知死 【查看全文】

6 韩愈进学解赏析

引导语:《进学解》是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即出于此文。 进学解 唐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