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对宋诗影响颇大,风格鲜明,语言上亦独具特色,至今仍保存在人们的口语中。下面和小编一起赏析一下韩愈简介及作品!
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人,人称“韩昌黎”。韩愈,19岁开始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中”,直到25岁才考中进士,后在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中又连遭失败,仕途坎坷。多经反覆,直到35岁才当上京官“四门博士”,后升迁为监察御史,又因为为民请命,得罪当政的京兆尹李实,很快被贬为阳山县令。唐德宗死后,韩愈重受提拨,先后当上国子博士和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向皇帝上书反对迎拜“佛骨”的《论佛骨表》,得罪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他先后作《祭鳄鱼文》释放奴隶,深得百姓爱戴。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韩愈被召回作国子祭酒,后转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享年57岁,追赠礼部尚书。
韩愈的真正成就,在于文学领域。韩愈积极领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并使这一运动获得重大的成功。所谓古文运动,就是改变汉魏六朝以来的骈体文,恢复先秦时代的散文体。韩愈把古文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韩愈提倡古文的目的,就是:“通其辞也,本志乎古道也。”以古文来振兴儒学,恢复“圣道”。韩愈认为,“文以载道”,文和道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应该首先重视的是道,“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韩愈以“物不得其平则鸣”为根据提出了一条理论,认为人“有不得已而后言者”。韩愈认为,文体上应该学习古代圣贤之为文。但必须“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还提出,写文章应该“唯陈言之务去”,去年陈词滥调,务争有所创新。韩愈领导唐代古文运动是成功的,从此“古文自唐以后为一大变”,一改淫靡的文风。苏轼据此称是“文起八代之衰”。韩愈的文学主张,对于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实践活动都有积极的影响。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韩愈的散文涉及方面很广,有“扶树教道”宣传儒家思想的作品,如《原道》《原姓》《原毁》;有寓意深刻的杂说,如《龙说》《马说》;有刺社会之弊的议论和表状,如《讳辩》《论佛骨表》;有谈“求师之道”的,如《师说》;有感情激荡真挚动人的祭文墓志铭,如《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等。
韩愈的诗作也取得很大成就。他不拘泥于李杜,而是有所革新与创造,形成了一个新的流派。韩愈三进国子监做博士,一度担任国子监祭酒,招收弟子,亲授学业,留下了论说师道,激励后进和提携人才的文章,不失为一位有创造性见解的教育家。
韩愈力改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柳宗元曾赞叹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招后学,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在教育方面的论文主要的有《师说》《进学解》和《杂说四马说》等等。在这些文章中,他强调了求师的重要性,指出“人非生而知之”;提出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命题,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他还提出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至理名言,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马,指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阐释了在位之人如何识别人才对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
韩愈的“性三品说”在哲学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韩愈认为,“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就是说,人性是人生下来就有的,情是后天产生的。性的内容表现为仁义礼智信(五德),情的具体内容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性情人人都有,但程度不同。韩愈认为,这种差异也是天生的,因而他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相应的情也有三品。根据这种理论,韩愈提出对上等人用“教”的办法,对下等人用“制”的办法,使之“畏威”。这种理论同董仲舒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一脉相承的。性三品说,必然导致英雄史观。韩愈认为,历史由“圣人”创造,这是性三品说的必然逻辑结论。韩愈的作品,充实了盛中唐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瑰丽的文化遗产。他的思想观点,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进步,成为我国文学思想史上一位杰出人物。
韩愈作品列表
※韩愈《赠张徐州莫辞酒》 (2016-8-27,794)
※ 韩愈《杏花》 (2016-8-24,719)
※ 韩愈《闲游二首》 (2016-8-26,5217)
※ 韩愈《石鼎联句》 (2016-8-27,1051)
※ 韩愈《莎栅联句》 (2016-8-25,970)
※ 韩愈《城南联句》 (2016-8-25,763)
※ 韩愈《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2016-8-20,668)
※ 韩愈《三星行》 (2016-8-26,658)
※ 韩愈《李花二首》 (2016-8-27,1005)
※ 韩愈《忽忽》 (2016-8-20,1461)
※ 韩愈《合江亭》 (2016-8-24,498)
※ 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2016-8-24,1535)
※ 韩愈《晚菊》 (2016-8-25,750)
※ 韩愈《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 (2016-8-19,952)
※ 韩愈《贞女峡》 (2016-8-26,786)
※ 韩愈《赠侯喜》 (2016-8-23,635)
※ 韩愈《寒食日出游》 (2016-8-23,1891)
※ 韩愈《送区弘南归》 (2016-8-25,607)
※ 韩愈《龊龊》 (2016-8-25,637)
※ 韩愈《雉带箭》 (2016-8-25,687)
※ 韩愈《条山苍》 (2016-8-25,1011)
※ 韩愈《秋雨联句》 (2016-8-26,615)
※ 韩愈《春雪》 (2016-8-25,508)
※ 韩愈《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 (2016-8-26,615)
※ 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2016-8-25,983)
※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风折花枝》 (2016-8-26,417)
※ 韩愈《游城南十六首·遣兴》 (2016-8-27,510)
※ 韩愈《赠译经僧》 (2016-8-20,491)
☆ 韩愈《赠徐州族侄》 (2016-8-24,722)
※ 韩愈《奉酬天平马十二仆射暇日言怀见寄之作》 (2016-8-20,594)
※ 韩愈《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2016-8-27,508)
※ 韩愈《自袁州还京行次安陆,先寄随州周员外》 (2016-8-24,614)
※ 韩愈《早春与张十八博士籍游杨尚书林亭,寄弟三阁》 (2016-8-23,527)
※ 韩愈《湘中》 (2016-8-20,480)
※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荷池》 (2016-8-20,448)
☆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稻畦》 (2016-8-24,361)
相关阅读
1 韩愈晚春的写作背景
引导语:《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这首诗 【查看全文】
2 韩愈集摘要: 本书将韩愈的诗文合刊,采用了清乾隆刻本《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全集》、清扫叶山房《韩昌黎全集》、钱仲联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等书校勘。 【诗人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 【查看全文】
3 韩愈《杂说一(龙说)》韩愈的《杂说一(龙说)》仅百余字,但波澜起伏,富于变化。 杂说一(龙说) 作者: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②。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 【查看全文】
4 唐代世俗社会的捍卫者——韩愈引导语:说到韩愈,几乎无人不知: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领袖,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唐代世俗社会的捍卫者韩愈。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被苏轼评 【查看全文】
5 《柳子厚墓志铭》韩愈引导语: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唐代古文运动中桴鼓相应的领袖。私交甚深,友情笃厚。《柳子厚墓志铭》 就是韩愈为柳宗元写的悼念文。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 【查看全文】
6 韩愈师说中的观点与荀子劝学篇关于教师问题,从古至今许多教育家都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其中不少思想观点对于现代教师仍有借鉴意义,并为当今教师问题的研究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文学网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