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

发布时间:2016-11-04 00:00

  引导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诗人韩愈的作品,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下面是《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2、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

  难点:

  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二、解题及作者简介

  1、解题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自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朗读全诗。

  2、赏析诗歌

  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味诗境。

  3、诗中写了什么景?其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4、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诗?

  提示: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场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春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诗,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四、本课小结

  五、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相关阅读
1 韩愈的经典诗句

韩愈的经典诗句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韩愈《送灵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 【查看全文】

2 韩愈 晚春

引导语:《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于是各逞姿色,争芳斗艳,欲将春天留住。 【查看全文】

3 《旧唐书·韩愈传》阅读答案

引导语:《旧唐书韩愈传》中记载的是大诗人韩愈的生平,韩愈,字退之,昌黎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下《旧唐书韩愈传》阅读答案。 《旧唐书韩愈传》阅读答案 韩愈,字退之,昌 【查看全文】

4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引导语:《柳子厚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题中柳子厚即柳宗元。文章着重论述柳宗元治理柳州的政绩和文学风义。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 【查看全文】

5 韩愈生平轶事

韩愈这个人,唐宋八大家之首也不是浪得虚名的。下面是韩愈生平轶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唐代文学家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我们可以清晰地记得他的名篇佳作《马说》、师说》, 【查看全文】

6 韩愈传节选的翻译

引导语:《韩愈传》中记载的是大诗人韩愈的生平,韩愈,唐代诗人,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文之称。 《旧唐书?韩愈传》节选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