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歌》韩愈

发布时间:2016-12-12 00:00

  引导语:《石鼓歌·张生手持石鼓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其创作目的是呼吁朝廷予以重视与保护。古诗全文如下:

  《石鼓歌》

  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注释】

  1、张生:据《全唐诗》校“生即籍”,可知此指张籍。石鼓文:这是指从石鼓上拓印下来的文字。

  2、少陵:指杜甫。谪仙:指李白。

  3、才薄:是说自己的才力薄弱,不能像杜甫李白他们那样,有纵横驰骋的诗笔。将奈石鼓何:是说像我这样才力薄弱的人,将怎能作好这石鼓歌呢?

  4、周纲;周朝的纲纪法度,亦即政治秩序。陵迟:衰落、衰败。四海沸:指天下动荡不安。

  5、宣王:周宣王,姓姬名靖,周厉王的儿子,旧时被认为是周朝的中兴之主。挥天戈:指周宣王对淮夷、西戎、狁等用兵的事。

  6、明堂:天子颁布政教,朝见诸侯,举行祭祀的地方。

  7、剑佩鸣相磨:是说到天子明堂来朝贺的诸侯很多,以致彼此佩带的刀剑互相磨擦而发出声响。

  8、蒐(sōu):春天打猎。岐阳:指歧山的南面。山南为阳。蒐于歧阳:是说周宣王在一个春天里于歧山南面打猎。

  9、遮罗:拦捕。这句是说,广阔的猎场里的禽兽都将被拦捕了来。

  10、镌(juān)功:指将功业刻在石鼓上。镌、勒,都是刻的意思。成,成就,与“功”同义。告万世:即告示后代于万世。

  11、隳(huī):毁坏。嵯峨(cuóé);山势高峻的样子。这里是指高山。这句是说,为了制作石鼓而开山凿石。

  12、从臣:指随从周宣王的臣子。咸第一:都是第一等的。

  13、撰刻:指撰写文字刻于石鼓之上。山啊:泛指山陵。

  14、日灸(jiǔ):日晒。

  15、烦:劳。撝(huī):同“挥”。呵:喝叱。连上两句是说,这石鼓经受聘发长期的日晒雨淋和野火的燎烤,竟能这样安然无恙;那是有劳鬼神的护持,不让它们遭到伤害。

  16、公:张生,指张籍。纸本:指从石鼓上拓印下来的文字纸本。

  17、讹:错误。这句是说,拓印下来的文本极为完整,不有丝毫的差错。

  18、辞严义密:指拓本的文字庄严,义理精密。

  19、不类:不像。隶:隶书,古代的一种书写文字。蝌:蝌蚪文,周时所用文字,因其头大尾小,形似蝌蚪文。石鼓文的文字当为籀文,即大篆。

  20、缺画:是说石鼓上的文字因年深日久,不可避免会有向导笔漏画的。

  【翻译】

  张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劝我写一首咏赞它的石鼓歌。杜甫李白才华盖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对石鼓无可奈何。周朝政治衰败全国动荡不安,周宣王发愤起兵挥起了天戈。庆功之时大开明堂接受朝贺,诸侯接踵而至剑佩叮当撞磨。

  宣王田猎驰骋岐阳多么英俊,四方禽兽无处躲藏都被网罗。为把英雄功业刻石扬名万世,凿山石雕石鼓毁坏高山嵯峨。随从之臣才艺都是世上第一,挑选优秀撰写刻石放在山坡。任凭长年雨打日晒野火焚烧,仗着鬼神守护石鼓永不湮没。

  你从哪里得来这拓本的底稿?丝毫都很完备一点也无差错。言辞严谨内容奥密难于理解,字体不像隶书蝌文自成一格。年代久远难免受损笔画残缺,仍像得剑斩断活生生的蛟鼍。

  字迹有如鸾凤翔飞众仙飘逸,笔画恰似珊瑚碧树枝柯交错。苍劲钩连像金绳铁索穿锁钮,浑然又像织梭化龙九鼎沦没。浅见儒士编纂诗经却不收入,大雅小雅内容狭窄并不壮阔。孙子周游未到秦地无知难怪,采诗不全像取星宿却漏羲娥。啊我虽好古却苦于生得太晚,对着石鼓文我哭得涕泪滂沱。

  想当年我蒙召做国子监博士,那年正改纪元年号称着元和。我的朋友在凤翔府任职从事,曾经为我设计挖掘石鼓坑窝。

  我刷帽沐浴禀告国子监祭酒:“如此至宝文物世上能存几多?只要包毡裹席就能立即运到,十个石鼓运载只需几匹骆驼。

  进献太庙把它比作文物郜鼎,那声价百倍于郜鼎岂是太过?皇恩浩荡如果准许留在太学,诸生就能钻研解说一起切蹉。汉朝时鸿都门观经尚且拥塞,将会看见全国上下为此奔波。

  剜剔藓苔泥尘露出文字棱角,把它放得平平稳稳不偏不颇。高楼大厦深檐厚瓦把它覆盖,经历久远不受意外损坏伤挫。朝中的大官个个都老于世故,他们空无主见岂肯感奋奔波?牧童在鼓上敲火牛用它磨角,谁能再用手把这个宝物抚摸?长年累月风化销铄将被埋没。

  六年来向西遥望我叹吟哦!王羲之书法时俗趁机显秀媚,书写数张还可换回一群白鹅。

  继周之后八代争战已经结束,至今无人收拾整理又可奈何?如今正是天下太平国泰民安,皇上重视儒术推崇孔丘孟轲。

  怎么才能把此事向皇帝建议,愿借善辩之人发挥口若悬河。石鼓歌写到这里就算结束吧,哎呀我的意愿大概是白说说。


相关阅读
1 韩愈轶事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下面是韩愈轶事,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韩愈轶事:谏诤之路 韩愈曾与柳宗元、刘禹锡同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关中 【查看全文】

2 韩愈《山石》

韩愈的《山石》运用了赋体的铺采摛文手法,气势遒劲,风格壮美,数为后人所称道。下面和小编一起来品读一下吧。 山石⑴ 山石荦确行径微⑵,黄昏到寺蝙蝠飞⑶。 升堂坐阶新雨足 【查看全文】

3 韩愈诗歌对欧阳修的影响

欧阳修受韩愈诗歌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化用、立意模仿、吸收诗歌创作手法加以创新三个方面。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第二十七则中,对韩愈的用韵问题作出了评价: 退之笔力无施不 【查看全文】

4 韩愈作品特点

自古以来,一篇文章之中能够选出如此大量的历代流传的成语,此文之外,恐不多见。韩愈文章之所以传诵不绝,之所以为一代所师法,历代之典范,其造语之精工,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查看全文】

5 韩愈《争臣论》译文

韩愈的《争臣论》针对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身为谏官却不问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现,用问答的形式,对阳城的为人和行事进行直截了当的批评,指出为官者应当 【查看全文】

6 韩愈《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引导语:《祭十二郎文》写于贞元十九年,文章的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这是一篇很著名的悼文,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中的知识点。 1.一词多义辨析 ①致 A 乃能衔哀致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