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释
⑴宿:住,过夜。
⑵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
⑶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⑷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语:说话。恐:恐怕。惊:惊吓。
译文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赏析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危”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相关阅读
1 李白《送别》全诗鉴赏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 【查看全文】
2 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全诗注释赏析庐山东林寺夜怀 李白 我寻青莲宇⑵,独往谢城阙⑶。 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⑷。 宴坐寂不动⑸,大千入毫发⑹。 湛然冥真心⑺,旷劫断出没⑻。 注释: 【查看全文】
3 李白《赠汪伦》赏析赠汪伦 诗人:李白 朝代: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古诗赏析 【注释】 1、踏歌:一种民间歌调,边走边唱,以脚步为节打拍。后来也指 【查看全文】
4 李白《临路歌》全诗翻译与赏析临路歌 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释: 〔1〕临路歌:临终歌之误。李白绝笔。 〔2〕八裔 :八 【查看全文】
5 李白的诗《灞陵行送别》《灞陵行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蕴含着作者对政局的忧虑。 《灞陵行送别》 唐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 【查看全文】
6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鉴赏《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