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夜下征虏亭》

发布时间:2015-02-10 00:00

  夜下征虏亭

  李白

  船下广陵去, 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 江火似流萤。

  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于上元二年(761)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扬州),即兴写下此诗。

  诗的语言如话,意境如画。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轮廓分明。

  “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唐人风俗,少女妆饰面颊。白居易有诗云:“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女。”刘禹锡亦有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扶。”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象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

  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象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岸上山花绰约多情,江上火点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显现出来。

  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近乎速写。李白善于从动的状态中捕捉形象,聚精积萃,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特有神态,以极简炼的线条,迅速地勾勒出来,虽寥寥数笔,而逼真传神。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火,都以月为背景,突出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唤起人的美感。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集大全念家

原文: 念家李白 黄泥直下无青天,【相和歌辞公无渡河】王建 海上云尽月苍苍。【江上有怀】王适 波涛塞川如叠坂,【公无渡河】王建 嫖姚家宴敌吴王。【子 夜】薛能 娼楼两岸临水 【查看全文】

2 诗仙李白热情豪放自信而又失落的一生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汉族,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 【查看全文】

3 李白《静夜思》原文翻译鉴赏

创作背景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篇 【查看全文】

4 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B、方法和过程 【查看全文】

5 李白诗词《赠汪伦》教学实录及课后反思

关于《赠汪伦》教学实录及课后反思要怎么写呢?有哪些优秀范例呢? 教学实录(片段): 一、激趣引入。 (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人物,并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李白,理解赠的意思。) 【设 【查看全文】

6 李白唐诗《横江词六首(其五)》鉴赏

《横江词六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作品名为写景,实为写心,处处流露出李白北上的急切和恶劣天气下不可渡江北上的惆怅与焦虑。 横江词六首 其五 横江馆前津吏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