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塞下曲六首》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3-28 00:00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四】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注释:

  1、白马句:言征人戍守于边塞,白马,“骑白马的征人”的借代。黄金塞,地名。处所不详。从下句推断,应指沙漠中的边塞。

  2、云砂句:谓闺中人因思念丈夫,常常梦见丈夫所在的沙漠边地。云砂,广阔如云的沙漠。砂同沙。此句的语序是“梦思绕云砂”,源于“云砂绕于梦思”。

  3、那堪二句:谓在易动愁思的清秋时节,远忆征人,愁上加愁。那堪,不堪;难以承受。愁苦节,指秋天。《淮南子·缪称》: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矣。

  4、萧飒句:谓秋风吹拂树木,发出萧瑟之声,格外凄凉。萧飒,即萧瑟。沙棠,树木名。

  5、无时句:言时时思念而就是不得见。取义乐府古题“独不见”—思而不得见也。

  句解: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这两句是说,闺妇思念戍守边塞的丈夫,寒冷的秋夜通宵不眠,窗户上落满了萤火虫,似在嘲弄这孤寒之人;天边的月亮,似乎也在有意迟迟不落,夜真长啊!似在写景,实为写情,景为情使,把思妇不眠的苦情,烘托而出。“迟”字用得妙,月并未迟落,是思妇之思情难耐,心中有事,倍觉夜长故也。

  译文:

  白色的骏马,多沙的边塞,细碎的石粒,这一切都是因你而梦魂牵绕的。

  这愁苦的日子真不堪忍受,我远远地思念戍守边疆的你。

  秋天萤火虫满纱窗地乱飞乱撞,月光照在我的闺房前久不离去。

  梧桐叶在秋天里被摧落,空落的沙棠枝更让人心感萧条。

  常常独自吟唱着《独不见》,虽然流下了许多伤心的泪水,可是这一切也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

  简析:

  此诗写一女子思念出征在外的丈夫,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精神痛苦。

  诗分三段。前四句写梦思、远忆。白日思念,夜里梦见。远忆是一层苦,逢肃杀之清秋时节又一层苦故曰“那堪”。中四句写秋景,用以烘托思妇的痛苦心情。站在思妇的角度,一切秋景都能引起她的伤痛。萤飞烦人,霜闺凄冷,月圆人离。人心苦,则觉“月度迟”。梧桐凋零,秋风萧飒,使人更愁。末二句直写相思苦。时时思念而不得见,故流泪;流泪人不知,故曰“空自知”。


相关阅读
1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就是盛唐时期最为经典以及最具代表的诗人之一,将浪漫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完美的结合也成为了他完善作品的利器。 李白是继屈原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从李白 【查看全文】

2 关山月李白

关山月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一作 【查看全文】

3 太原早秋 李白

《太原早秋》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太原早秋》赏析: 此诗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歌中对“风流”人物的品读

对李白的研究,前辈学人多集中在对李白生平交游的考辨、作品别集的辨伪、诗文的解读分析等方面,而缺少从其诗歌中涉及到的人物的角度人手来考察李白对当时人物的品藻。 一、李 【查看全文】

5 《北风行》赏析

引导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李白北风行的原文及其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北风行》 作者: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 【查看全文】

6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考阅读答案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山随平野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