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解:
⑴此诗《文苑英华》题作《陪侍御叔华登楼歌》,则所别者一为李云,一为李华。李白另有五言诗《饯校书叔云》,作于某春季,且无登楼事,与此诗无涉。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并改名为叠嶂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后汉书》卷二三《窦融列传》附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李贤注:“言东观经籍多也。蓬莱,海中神山,为仙府,幽经秘籍并皆在也。”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汉末建安(汉献帝年号,196—220)年间,“三曹”和“七子”等作家所作之诗风骨遒上,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举,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王勃《滕王阁序》:“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李白《送贺宾客归越》:“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壮思飞:卢思道《卢记室诔》:“丽词泉涌,壮思云飞。”壮思:雄心壮志,豪壮的意思。
⑺览:通“揽”,摘取。览明月:《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作“揽明月”。
⑻称(chèn)意:称心如意。
⑼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史记·货殖列传》)。
1、秋雁:喻李云。
2、蓬莱文章:这里指李云供职的秘书省。
句解: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能伸,宦途不得意,心情抑郁,思欲远离这愁人的环境,摆脱烦忧,到一个逍遥的新世界去——人生在世,是如此的不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披着头发,驾着扁舟到海上遨游去吧!诗人感到自己的抱负实现不了,只好走披头散发,不跟权贵合作,云游四海,自由自在之路。这种“散发弄扁舟”的态度,不是消极归隐,而是一种抗争,有积极的反抗因素。胸襟豪迈阔大,语言豪放自然。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①蓬莱:海中仙山名,传说仙家许多宝贵的典籍都藏在那里。东汉朝廷校书处东观,因藏书很多,被称为“道家蓬莱山”。唐人多以蓬山、蓬阁指秘书省,因李云在朝廷秘书省作校书工作,这是用蓬莱指称李云。 ②建安骨: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当时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与建安七子的文章刚健清新,后代称为建安风骨。③小谢:指南朝齐诗人谢脁,后人把他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并举,谢灵运时代在先称大谢,谢脁在后称小谢。谢脁的诗以写山水风景见长,李白很敬重他。 ④清发:清新焕发。
这两句是李白对李云与自己作品的评述——李云身处蓬莱宫,文章有建安之风骨,却位卑职微,屈居人下;我(李白)若是小谢(谢脁)诗文亦清新秀发,与众不同,却年华虚度,无路报国。李白非常推崇谢脁,这里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反映怀才不遇的苦闷。感情深沉,语言豪放。
韵译:
弃我逝去的昨日已不可挽留, 乱我心绪的今日多叫人烦忧。
长风万里吹送秋雁南来时候, 对此情景正可开怀酣饮高楼。
你校书蓬莱宫,文有建安风骨, 我好比谢眺诗歌亦清发隽秀。
我俩都怀逸兴豪情,壮志凌云, 想攀登九天,把明月摘揽在手。
抽刀吹断江水,江水更猛奔流, 想要举杯消愁,却是愁上加愁。
人生在世,不能活得称心如意, 不如明朝散发,驾舟江湖漂流。
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背景: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前不久。李白于742年(天宝元年)怀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任职于翰林院。二年后,因被谗而离开朝廷,内心十分愤慨地重新开始了漫游生活。大约是在公元753年(天宝十二载)的秋天,李白来到宣州,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很快又要离开,李白陪他登谢朓楼,设宴送行。宣州谢朓楼是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曾多次登临,并写过一首《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相关阅读
1 《清平调 其一》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清平调 其一》鉴赏,欢迎大家阅读! 《清平 【查看全文】
2 《古朗月行》李白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查看全文】
3 李白关于春天的诗春日行 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佳人当窗弄白日, 弦将手语弹鸣筝。春风吹落君王耳,此曲乃是升天行。 因出天池泛蓬瀛,楼船蹙沓波浪惊。三千双蛾献歌笑, 挝钟考鼓宫 【查看全文】
4 李白是被误解最多的诗人[人物简介] 张大春,台湾知名作家,1957年生,祖籍山东济南。工古典诗词,作品以小说为主。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用新的叙事写法,不断自我突破,被誉为当代台湾甚至华语世界最优秀的 【查看全文】
5 《夜宿山寺》李白唐诗鉴赏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怕惊天上人。 李白诗鉴赏: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 首句危楼高百尺,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查看全文】
6 家庭背景对李白个性发展的影响关于其家庭特殊性是明显的。 一、曾在西域生活过,接受西域文化影响; 二、他家是脱离土地的流民,蜀地不是他家祖籍;三;其家既非官宦阶层,也非庄户,极有可能是商户。 李白《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