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听蜀僧浚弹琴》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01 00:00

  听蜀僧浚弹琴

  作者: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解:

  1、绿绮: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绿绮。”相如是蜀人,弹者是蜀

  僧,故以绿绮切之。

  2、一:加强语气的助词。

  3、挥手:指弹琴。

  4、流水: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时而是志在高山,时而是志在流水,伯牙乃许为知音。见《列子·汤问篇》。这句是说,客中的情怀,听了

  “高山流水”的曲意,为之一洗。

  5、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种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入霜钟:余音与钟声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韵译:

  四川僧人抱弹名琴绿绮,

  他是来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

  好象听到万壑松涛雄风。

  高山流水音调一洗情怀,

  袅袅余音融入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

  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二:

  蜀僧濬怀抱着一张绿绮琴,从西面的峨眉峰上下山来。

  感谢他挥手为我弹奏一曲,像听到万山滚动松涛澎湃。

  我的心灵就像被流水洗涤,余音缭绕和着钟声响天外。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上暮色,高空中又布满了重重雾霭。

  译文2:

  有一位四川的僧人,抱着绿绮琴走下峨嵋山岭。扬手为我弹奏一曲,似千山万壑的松涛滚滚奔腾。像流水洗涤过的心灵分外清新,馀音伴着钟声久久在霜林中回震。忘情地倾听不觉青山已经入暮,眼前是重重叠叠的秋云。

  评点:

  本诗写的是诗人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的情景,琴声优美,引人入胜。题目中的蜀僧濬是四川的僧人,名濬。

  首联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是说弹琴的琴师来自四川峨眉山。此联笔墨不多,却把这位琴师写得气派十足,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十分倾慕琴师。同时,诗人生长在四川,对故乡四川自然有一种独特的感情。此联点明琴师来自四川峨眉山,是诗人的老乡,一方面表明诗人因此而对这位琴师很有好感,另一方面也吐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

  颔联写弹琴,诗人用“如听万壑松”来表现琴声激越的气势,凸显琴声的不同凡响,使人真切地体会到琴声的铿锵有力。

  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让人听罢心旷神怡,意犹未尽。“客心洗流水”一句化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通过含蓄自然的抒写,既表现了琴声如流水般顺畅优美,又暗示出自己和琴师已经像知己一样,对音乐有着共同的感悟和体会。“余响入霜钟”写琴声渐渐飘向远方,最后和日暮时分的钟声产生共鸣,暗示天色已晚。

  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诗人听完蜀僧弹琴,环顾四周,发现青山不知何时开始已被一层暮色笼罩,灰暗的秋云密布满天。不曾想时间真是飞逝啊!此联不仅写出琴师技艺的高超,让听琴人忘记了时间,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旷达悠远、韵味无穷的意境。

  在整首诗中,诗人只用“万壑松”来形容琴声的铿锵有力,除此之外,没有花费更多的笔墨来描摹琴声。他将大量的笔墨落于“听者听琴的感受”以及“听者与琴师感情的交流”上。

  诗人落笔一气呵成。全诗行云流水,通畅明朗。律诗讲究音律、对仗,形式严格,但诗人的这首五律却是清新、明快、自然,好像没费一点力气。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远胜过雕琢,更能打动人心。

  评析:

  此诗是写听蜀地一位和尚弹琴,极写琴声之入神。开头两句,写他来自故乡四川,表达对他的倾慕。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全诗一气呵成,势如行云流水,明快畅达。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李白是在四川长大的,四川奇丽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壮阔胸怀,激发了他的艺术想象。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他的诗里。他对故乡一直很怀恋,对于来自故乡的琴师当然也格外感到亲切。所以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绿绮”本是琴名,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挥手”是弹琴的动作。嵇康《琴赋》说:“伯牙挥手,钟期听声。”“挥手”二字就是出自这里的。“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象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其中包涵着一个古老的典故。《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相关阅读
1 李白长相思其二原文及赏析

《长相思》第二首相比第一首,言语更加浅显易懂、音韵更加曲调化,我想,这与唐朝音乐鼎盛有关,从宫廷乐府到民间教坊,许多诗词都被谱上曲谱,四处吟唱,李白的乐府诗更是其 【查看全文】

2 从诗歌中看李白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高峰;在唐诗的发展历史中,李白、杜甫的诗歌是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在太平盛世中唱响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怀,杜甫在乱世中弹出了现实主义 【查看全文】

3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唐诗鉴赏

导语: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下面是应届毕业生 【查看全文】

4 李白出生于江油还是生于碎叶?

【导读】关于李白出生地,众说纷纭,大致有两种说法。其一,李白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李白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 【查看全文】

5 李白关山月

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解 【查看全文】

6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 汪伦: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 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