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塞下曲其一》诗意解析及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07 00:00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注释:

  [1]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①天山:此处指祁连山,其山高峻,终年积雪。

  ②折柳:古乐曲名,即《折杨柳》。

  ③塞下曲:出于汉乐府横吹曲《出塞》等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

  原诗是一组唐代新乐府诗。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这几句是说,五月天山还有积雪,仍然寒凝大地,不见花草。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联想到杨柳,激起守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时虽五月,边地上还看不到春天的风光。四句诗意脉贯通,一气直下,措词自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别开生面。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①楼兰:西域国名。这里泛指西部边疆少数民族的入侵者。

  汉时,由于楼兰国王贪财,屡次截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这两句即借用其事,表达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之剑,保卫边境不受外族侵犯。以身许国,声情激越,气概豪迈,风格雄壮。

  译文:

  到了五月,天山依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

  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1色。

  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

  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赏析: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所作共六首,此其第一首。作者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象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直是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寒如之何就可以想见了。所以,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同时,“无花”二字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晬语》),措语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若有怨思,末二句却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砍截,慨当以慷,足以振起全篇。这是一诗点睛结穴之处。

  这结尾的雄快有力,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之功是分不开的。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总为末二语作前六句”(王夫之),此诗所以极苍凉而极雄壮,意境浑成。如开口便作豪语,转觉无力。这写法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语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亦不拘常格,“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旷远奇逸之思”(姚鼐),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相关阅读
1 《独坐敬亭山》李白

《独坐敬亭山》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鉴赏: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 【查看全文】

2 李白的诗词参考

1、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2、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3、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查看全文】

3 李白诗歌中剑的意象分析

李白是笔者最崇拜的诗人,他一生都在为理想和自由苦苦奋斗。虽然他奔放不羁的个性、建功立业的抱负遭到了压抑和破灭,但因此而碰撞出的焦灼而痛苦的火花点燃了他生命与艺术的 【查看全文】

4 李白《少年子》

《少年子》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赏析: 此诗以古贤伯夷、叔 【查看全文】

5 山中问答 李白

《山中问答》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以问答形式 【查看全文】

6 李白《齐有倜傥生》赏析

齐有倜傥生(《古风》其九) 作者: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1特高妙。 明月2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未照。 意轻千金赠, 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3。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