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别宋之悌》此诗情调悲切,大概为公元732年(开元二十载)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与赴交趾(今越南河内)贬所的宋之悌分别时所作。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句解: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①楚水:指长江。 ②空:空明无物,此指水色澄澈。 ③将:与。
《江夏别宋之悌》是一首五言律诗,约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途经江夏时。这两句是说,长江清澈若空,在那遥远的地方,它是与碧波无际的大海相通的。诗句写景寓情,面对大江东去,人却西行,心情怎能平静?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这两句是说,从此一别,天各一方,远在千里之外,祝愿再得兴会,我们开怀畅饮。这时诗人内心十分悲苦,在这首诗中有“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之句可见。“人分”二句,别情依依,虽“兴”犹悲,意在言外。
鉴赏:
此诗情调悲切,大概为公元732年(开元二十载)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与赴交趾(今越南河内)贬所的宋之悌分别时所作。
首联“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是说,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楚水,指汉水汇入之后的一段长江水。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将往之处。
颔联“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与初唐庾抱“悲生万里外,恨起一杯中”(《别蔡参军》)、盛唐高适“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语略同而味各异,庾抱句沉,高适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谓貌似而神异也。不可以蹈袭论,亦不可以优劣评,盖诗人运思或偶然相似而终不能不乖异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义却在这浅浅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义丝毫不轻,下肚的不仅是酒,还有对有人浓浓的友情。李白的诗句将这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颈联上句“谷鸟吟晴日”点出了送别时的天气,天气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美景却衬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这样更能感动读者。下句“江猿啸晚风”,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作者通过对景物的表写,完美地表达出自己内心对友人的不舍。
尾联“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真情爆发,陡起陡落,给读者留下极大的遐想余地。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相关阅读
1 《戏赠杜甫》李白
此诗语言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塑造了杜甫苦心作诗的形象,亦暗喻自已也为作诗苦,情深意浓,体现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 【查看全文】
2 李白关山月赏析《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查看全文】
3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4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 白 牛渚西江①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②。 余亦能高咏, 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 枫叶落纷纷。 [注]①西江:古 【查看全文】
4 李白三首清平调解析导语:有关李白的这三首《清平调》,是李白在长安期间创作的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的诗歌之一。下面请看小编为你整理了相关资料,更多内容请留意应届毕业生网。 云想衣裳花想容 【查看全文】
5 李白《送友人》古诗鉴赏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诗鉴赏: 这首诗是玄宗天宝末(约754)李白在安徽宣城送 【查看全文】
6 《越中览古》李白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诗鉴赏: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是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时所作。在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