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11 00:00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⑵。

  顶高元气合⑶,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⑷。

  水摇金刹影⑸,日动火珠光⑹。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⑺。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⑻,霜催橘柚黄⑼。

  玉毫如可见⑽,于此照迷方⑾。

  注释:

  ⑵《楚辞》:“将往观乎四荒。”玉逸注:“荒,远也。”

  ⑶《十洲记》:钟山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合,天帝居治处也。”

  ⑷《孝经钩命决》:“地以舒形,万象咸载。”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⑸《法华经》:起七宝塔,长表金刹。《伽蓝记》:宝塔五重,金刹高耸。胡三省《通鉴注》:刹,柱也。浮图上柱,今谓之相轮。

  ⑹《旧唐书》:火珠,大如鸡卵,圆白皎洁.光照数尺,状如水精,正午向日,以艾蒸之即火燃。

  ⑺张协《七命》:“翠观岑青,雕阁霞连。”沈约《明堂登歌》:“雕梁绣栱,丹楹玉墀。”

  ⑻《楚辞》:“白露既下百草兮,掩离披此梧揪。”《韵会》:“梧桐,色白,叶似青桐,有子肥美可食。”楸,《说文》:“梓也。”《通志》曰:梓与揪相似,《尔雅》以为一物,误矣。陆玑谓“揪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齐民要术》谓“白色有角为梓,无子为揪”,皆不辨揪、梓。梓,与楸自异,生子不生角。

  ⑼《说文》:柚,条也。似橙而酢。”《史记正义》:“小曰橘,大曰柚,树有刺,冬不凋,叶青、花白、子黄,亦二树相似,非橙也。”

  ⑽鲍照《佛影颂》:“玉毫遗觌。”

  ⑾《法华经》: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吒天。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①梧揪:梧桐和楸树,均为落叶乔木。 ②橘柚:橘子和柚子。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游扬州时。这两句写从塔上看到的扬州附近的秋色,时在早晨——梧桐和楸树沐浴在朝露之中,看上去泛着白色;霜已降落,它催促着橘柚发黄成熟。秋景写得十 分逼真,组成一幅色彩鲜艳、深浅分明的秋景图。

  翻译:

  宝塔高高,直指苍穹,登上绝顶,饱揽四周风光

  塔顶与天空的元气相接合,高耸的标志在海云之上

  地面的万物与天际分界清晰,高塔的上绘满图画的塔梁在三层天之上

  湖水把金色的古刹与塔影袅袅摇晃,太阳正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如同燃烧的火球一样

  飞鸟箭一样穿过琼玉的珠帘,彩漆的塔拱拥抱着明媚的霞光

  眼光随着蜿蜒的大路远去,心思却追随着离别的船帆

  秋露把梧桐与楸树叶洗白,寒霜把柚子与柑橘催黄

  隐约中看到了那玉白的毫毛,刹那间把迷茫的世界照亮.

  赏析:

  李白在扬州的时间与次数太多,难以判断写此诗的时间,也没有特殊的情绪的宣泄,感觉还是初到扬州时的那种美妙强烈的感情抒发.那就应该是26--27 岁时候所作.但是,在哪个年纪就有那么深的道行吗?: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而从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这两句看,一是描写秋天,二有没有暮年的感觉? 总之,不好判断诗作时间.

  此诗的艺术风格是明快的,描写精当全面,水摇金刹影这句简直可以和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媲美,结句很有禅意。


相关阅读
1 李白《怨情》鉴赏

导语: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 【查看全文】

2 《玉阶怨》李白全诗欣赏

《玉阶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一位妇女寂寞和惆怅的心情。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欣赏下! 《玉阶怨》 【原文】 版本一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查看全文】

3 李白桃花的诗句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看看下面的李白桃花的诗句吧! 李白桃花的诗句 【唐】李白 访戴天山道土不遇 犬吠水 【查看全文】

4 李白《荆门浮舟望蜀江》译文及鉴赏

李白自由解放的思想情操和具有平民倾向的个性,还使他能更深入地开掘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人情美。 荆门浮舟望蜀江 李白 春水月峡来,浮舟望安极? 正是桃花流,依然锦江色。 江色绿 【查看全文】

5 李白与马鞍山

导语: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古代诗人及其作品研究中,李白研究浪潮迭起,超过了对唐代任何一位作家的研究。在林林总总的图书杂志中,有关李白与马鞍山的文章(包括著作中的章节 【查看全文】

6 李白《行路难》的鉴赏

导语: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