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16 00:00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注释:

  ①王历阳:指历阳姓王的县丞。历阳县,秦置。隋唐时,为历阳郡治。

  ②五株柳:陶渊明畜素琴一张,宅边有五柳树。

  ③空负头上巾: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参考译文: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赏析: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八句四十字,以嘲笑之语劝酒,充分显示了李白的豪迈之气。

  酒,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人尤甚,李白更是以“斗酒诗百篇”名扬天下,他常以甘醇可口的美酒为寄托,做了大量的反映心理情绪的诗。这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便是。

  历阳,唐代郡县,治今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当时李白访问历阳县,正值大雪纷飞,县丞设宴招待李白,李白席间频频举杯,赞赏历阳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没有人陪他喝酒。于是席中赋诗《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豪情万丈,景象怡人。从此诗可以看出李白的心中的偶像是五柳先生陶渊明。他嘲笑王历阳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虚名。“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


相关阅读
1 《日出入行》全诗

《日出入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经典诗词,全诗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 日出入行⑴ 日出东方隈⑵,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查看全文】

2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诗鉴赏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质朴,音韵流畅。 诗 【查看全文】

3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鉴赏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本诗以诗人的活动为中心,以田家饮酒为题材。从「山月随人归」开始,遇斛斯山人而至其家,直至畅饮美酒,放声高歌,忘却人间的名利,淡泊而恬远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情怀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具有最强列的浪漫主义精神。 李白是盛唐诗坛中一颗璀璨的巨星,以其不朽的诗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李白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 【查看全文】

5 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鉴赏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 李白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亲见安期公, 【查看全文】

6 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鉴赏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李白 试借君王玉马鞭, 指挥戎虏坐琼筵。 南风一扫胡尘静, 西入长安到日边。 赏析: 李白到永王幕府以后,踌躇满志,以为可以一舒抱负,奋其智能,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