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5-04-16 00:00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共两首。这组诗当作于赐金放还之后,既是安慰受贬谪的友人,也表达了同病相怜之感。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

  【其一】

  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

  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其二】

  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

  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

  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①合:汇集。

  ②京兆:唐时京兆府,治所在今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乾县以西,铜川以南,渭南以西地。

  ③量移:唐时官吏贬窜远方,遇赦改近地,谓之量移。

  ④东阳:今浙江金华。

  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

  这两句写的是山间五月的景色——猿啸之声与溪水流淌之声汇集,愈显悲凄;山风吹来,松涛呼吼,这五月的山间,还真有点寒意。状景之寒凉,寓谪人心境之不佳,含蓄蕴藉,余音耐咏。

  译文:

  【其一】

  潮来朝去,终归大海,你却被流放到东吴。

  我们此地相逢,彼此各有酸楚,相对泪涟涟,犹如断线的明珠。

  【其二】

  听说金华渡口,东边有五百个河滩。

  那里的风光比若耶溪好多了,你就别叹息路途艰难。

  两岸猿啸千里,五月山风依然寒冷。

  待来年,我们哥儿俩再携手摇船游览新安江。

  评析:

  这两首当作于李白赐金还山之后。“日南珠”是神话故事中的事物。《洞冥记》里说,离长安九千里的日南之地,“人长七尺,披发至踵,乘犀象之车。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日南珠是神话中的泪珠,很难得,当然很宝贵。由此可见诗人与韦参军的情谊之深。


相关阅读
1 李白《春思》诗词鉴赏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韵译】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郎君啊 【查看全文】

2 李白的的诗词全集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旧唐书李白传》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另有说法是其出生于剑南 【查看全文】

3 李白《与韩荆州书》译文

《与韩荆州书》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 【查看全文】

4 李白诗词《山中问答》的诗意赏析

《山中问答》 【年代】:唐 【作者】:李白《山中问答》 【内容】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查看全文】

5 李白《送友人入蜀》全诗翻译赏析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 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 不必问君平。 注释: ⑴见说:唐代俗语,即听说。 蚕丛:蜀国的 【查看全文】

6 李白《题北榭碑》译文和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私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 【查看全文】